2023年1季度,隨著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國內經濟進入向上修復階段,消費回升明顯。2023年1季度GDP同比增長4.5%,高于市場預期的4%,較2022年4季度環比增長2.2%。分行業看,接觸性服務業恢復最為顯著。2023年1季度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分別較2022年4季度增長19.4%、8.7%。從需求層面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2023年1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6.6%,拉動GDP增長3.0個百分點。2023年1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5%。

圖 1 2022年1季度-2023年1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同比增速2022年4季度以來,中央政府不斷強調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性,并持續推進具體措施的落實。政策驅動金融機構從三方面發力,合理增加消費信貸:一是積極恢復和擴大消費營造良好金融環境,著力保障重點領域信貸資金需求;二是把支持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做好投資和融資保障,支持社會領域加快補短板;三是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易觀分析認為,消費是暢通和推動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引擎。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國家“全面促進消費,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的工作要求,通過在金融場景中引來金融“活水”,助力消費提質升級。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作為提振消費信心,踐行金融為民的重要補充力量,也通過推出免息、現金紅包、折扣劵等形式積極參與推動消費加快恢復進程。三、消費金融機構多措并舉,助推消費升級,釋放消費潛力
APP作為消費金融機構促消費的重要觸點,2023年第1季度,消費金融行業APP活躍用戶規模為3944.72萬人,從具體APP活躍用戶規模來看,馬上消費旗下APP安逸花、分期樂、招聯金融活躍用戶規模位列前三,分別為1566.49萬人、1062.50萬人、781.62萬人。

圖 2 2023年1季度消費金融領域APP活躍用戶規模TOP10榜單易觀分析認為,隨著“用好消費金融、釋放消費潛力”等金融支持擴內需的持續深入,消費金融APP活躍用戶規模將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從而在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升級、服務實體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1、聚焦“新市民”群體,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消費信貸的便捷性和精準性“新市民”作為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消費生力軍,是消費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的重要對象,一方面整合自身地場景布局,就已有業務與“新市民”的需求快速融合,提升新市民群體消費信貸的便捷性。另一方面靠前發力,積極與外部各類消費場景合作,提升“新市民”群體消費信貸精準性。典型如馬上消費借助自身科技能力,積極拓展“新市民”服務深度,圍繞穩定就業、3C等消費場景提供“定制化”產品,解決新市民的金融需求痛點,已累計為“新市民”用戶發放消費貸款超16.8億元。招聯金融上線“特享貸”產品,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快速識別目標客戶,有針對性地為“新市民”提供更高額度,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2、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支持培育綠色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消費金融機構以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不斷延伸金融服務的觸角,在綠色金融、鄉村振興等層面推出專項計劃。如在助力綠色消費方面,馬上消費上線“馬上綠洲”公益項目,為其平臺用戶建立個人碳賬戶,用戶綠色低碳行為可獲得碳積分獎勵,并自動存入碳賬戶。興業消費金融以純信用、無擔保的家庭消費貸為重點產品,通過理念宣導、產品設計、優惠措施等手段,引導客戶將消費信貸用于購置節能低碳、清潔環保的產品和服務。鄉村振興方面,馬上消費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并持續探索更多新路徑,一是將部分優惠券兌換為助農商品,贈送給用戶,從自身能力出發,持續助力鄉村振興。二是開辟“鄉村振興”專區,持續宣傳助農商品及品牌。中原消費金融通過打好“消費幫扶、科技賦能、金融服務、英才行動、公益助力”組合拳,精準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的爆火,人工智能技術已達到一個“節點”,開始走向爆發性趨勢。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與消費金融客戶服務、營銷等場景天然契合:一是升級用戶體驗,通過人機交互方式的變革,實現多輪對話與KYC,提升對話與服務體驗。通過與數字人相結合,實現虛擬場景的溫度服務;二是優化內容生產創意與效率,在自動化生成營銷物料的同時,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營銷。消費金融機構在大模型助力提升金融消費新體驗方面已經作出有益探索,如馬上消費成功研發了智能人機協作平臺、推出金融行業首個企業級“虛擬數字人”,提升營銷、服務和運營的效率和體驗。此外,馬上消費還積極參與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技術、生成式AI等行業標準制定,共建大模型技術可信開放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