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銀行服務應用TOP20:行業月活53289.05萬
2023年3月手機銀行服務應用月活排名基本保持穩定,國有大行仍具有絕對優勢,排在前三的手機銀行服務應用仍然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月活躍人數規模為13031.61萬,環比增長2.70%;中國農業銀行月活躍人數規模為10258.57萬,環比增長3.55%;中國建設銀行月活躍人數為9300.20萬,環比增長2.36%。 相比于2月,豐收互聯排名上升一位,月活躍人數規模為720.36萬,環比增長1.86%;廣發銀行排名上升一位,月活躍人數規模為698.00萬,環比增長3.27%;民生銀行由2月的第13位下降至第15位,月活躍人數規模環比下降5.55%,為674.11萬。 據易觀千帆用戶體驗分析系統監測,2023年3月,TOP20中北京銀行進行了大版本迭代,上線V7.0.0,從旅程再造、特色金融、場景生態、平臺聯動、協同經營、體驗管理和安全守護七大方面變革升級,從用戶視角出發,升級150余項常用功能,優化2000多個關鍵頁面,重塑用戶旅程,簡化操作流程等。中國工商銀行上線中版本V8.1.0.2.2,新增數字證書、遠程服務聚合、同屏解說、個人養老金、碳空間等安全認證及人性化功能。中國農業銀行上線中版V8.1.0,升級場景金融服務及鄉村振興服務等相關內容。平安口袋銀行上線中版本V6.8.0,重點升級平安信用卡6大活動板塊,不斷豐富互動場景,提升用戶活躍度。 信用卡服務應用TOP15:行業月活規模10800.71萬,環比增長1.87% 2023年3月信用卡服務應用月活規模排名保持穩定,前三位仍為招商銀行的掌上生活、浦發銀行的浦大喜奔、交通銀行的買單吧,月活躍人數規模分別為4456.36萬、2553.19萬、2420.68萬。其中浦大喜奔活躍人數環比上升。 易觀千帆用戶體驗分析系統監測,3月份多家信用卡服務應用進行了版本迭代,其中光大銀行的陽光惠生活上線了中版本7.4.0,在基礎功能上進行了優化升級;交通銀行的買單吧上線V6.3.0,在生活服務場景及用戶信息安全保護上進行了相應的升級;民生銀行的全民生活上線V9.7.0,重點升級了用戶權益及活動;興業銀行的興業生活更新V2.4.0,上線各類積分福利活動,完善基礎功能;中信銀行的動卡空間,本月進行了兩次版本迭代,分別在性能提升、支付體驗等方面進行了升級調整。 當前,我國信用卡行業已從高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模式,商業銀行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更深更廣的應用場景。 城商行手機銀行應用TOP20:行業月活環比上漲0.21% 從排名情況來看,整體來講相對較為穩定,江蘇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仍位列前三,活躍人數規模分別為549.26萬、543.36萬、381.96萬,三家銀行月活環比均上升。 在3月份的TOP20中,多家銀行發生小幅排名對調,中原銀行與南京銀行排名發生對調,南京銀行月活環比上升,由2月的第6位上升至第5位;盛京銀行與青島銀行排名對調,青島銀行月活環比上升,由2月的第11位上升至第10位;蘭州銀行、甘肅銀行月活環比上升,排名均上升一位。TOP20中,寧波銀行、甘肅銀行、錦州銀行連續三個月月活躍用戶規模環比均上升且相對來講增幅較大。 據易觀千帆用戶體驗分析系統監測,2023年3月,北京銀行上線大版本V7.7.0,從旅程再造、特色金融、場景生態、平臺聯動、協同經營、體驗管理和安全守護七大方面全面升級。此外,青島銀行發布V7.1.0.1,增加新客引導、基金定投暫停等功能,成都銀行更新V6.0.4,上線IP形象“蓉嘟嘟”,通過“蓉嘟嘟”美好生活助力大使的角色,引導功能使用及參與優惠活動。 農商行手機銀行應用TOP20:行業月活環比下降0.18%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23年3月農商行手機銀行服務應用活躍人數6040.63萬,環比下降0.18%。 從農商行手機銀行服務應用3月月活表現來看,TOP20中9家月活環比增長,11家環比下降。 2023年3月農商行手機銀行應用月活排名情況變化不大,排在前三的仍然為豐收互聯、陜西信合、四川農信,活躍人數規模分別為720.36萬、643.44萬、583.33萬。豐收互聯仍保持絕對優勢,穩居第一,同時月活人數環比仍上升。 TOP20中,云南農信月活規模增長,排名上升三位,福建農信、江蘇農商銀行排名均上升一位,而山東農信3月月活人數環比下降,排名下降兩位,安徽農金、深圳農商行、湖南農信排名分別下降一位,其余農商行排名未發生改變。 據易觀千帆用戶體驗分析系統監測,2023年3月,云南農信上線版本V3.45,更新部分生活服務場景,增加線上預約叫號功能,進一步優化用戶體驗。此外,福建農信、江蘇農商銀行也分別進行了一次小版本迭代。 目前,農商行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金融力量,在助力農村金融服務,實現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各大農商行、農信社也在積極探索推進數字化轉型,發揮農村金融服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