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分析基于部分披露的城、農商行年報,結合對國內銀行數字化轉型情況的長期跟蹤與研究,對城、農商行聚焦金融科技賦能的業務方向進行一些分析和展望。
根據已經披露部分城、農商行2022年年報,各大行均將“金融科技”的發展放在較高的戰略定位上,金融科技仍將對業務有賦能和引領的作用。而區域性銀行在賦能本地化服務的前提下,充分結合地域特色客群和本地資源,打造全域智能化的“智慧銀行”。組織作為數字化轉型中的基礎要素,也是城、農商行金融科技賦能中必須夯實的基礎。相比于國有大行和頭部股份制銀行,城農商行管理層級相對較少、組織結構較為簡單,在建立適應金融科技的敏捷組織架構時,反而有一定的優勢。近年來,大部分城、農商行已經專設金融科技中心,堅持科技驅動。
場景金融利用數字技術手段,將金融活動嵌入到各種不同的場景服務中,促使支付、交易或者服務高效完成,以在場景的自然交互過程中滿足客戶的金融需求體驗。場景金融將視角從傳統以產品和交易為中心投向以客戶為中心,將服務的物理空間從銀行為中心轉向以場景為中心,通過連接客戶生活、生產場景中產生的金融需求而提供端到端的服務,帶來金融的創新和業態轉化。具體來看,寧波銀行圍繞機構客戶數字化轉型的管理需求和服務場景,發揮技術賦能,升級智慧系金融生態服務方案,強化了機構業務總分支行聯動體系,深入推進機構業務數字化、專業化、 綜合化經營。而重慶農商行持續深入生態圈建設,推出“渝快生活”系列活動,打造“渝快生活 · 7遇記”品牌,圍繞“家、車、美”消費場景創設產品,發展分期業務并且完善“BBC”生態圈功能建設,提升商戶綜合貢獻。瑞豐銀行則是通過高頻生活場景來激活低頻金融服務,構建數字+場景+服務的開放銀行服務生態,推動數字驅動大零售建設。易觀分析認為場景金融的演進,是伴隨著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深化打造開放生態的過程,同時也體現了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
銀行對公業務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下,都將重點放在支持實體企業和本地中小微企業發展上。寧波銀行以“區域市場,協同發展”為發展策略,深耕經營區域,優化網點布局,根據經營區域的客戶特點,持續發揮總分支行高效聯動優勢以及與子公司的高效協同優勢,及時優化業務策略,確保業務協調發展。同時,寧波銀行也在定額票據、外匯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提升業務辦理體驗,搭建一站式服務體系。重慶農商行在對公業務方面加快一體化、協同化的部署,以“金融市場綜合運營商”目標為定位,將“結算清算+托管”為支撐、“投資+財富管理”為切入點,形成“投資+資金+托管+投行”全鏈條客群服務體系。而常熟銀行在對公業務方面進一步加快業務數字化轉型,投產綜合財富管理平臺、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統一收單平臺等,打造一體化綜合業務展業平臺。易觀分析認為,對公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應緊貼企業用戶需求來進行服務模式創新,因地制宜打造差異化對的核心競爭優勢,形成有區域特色的數字化產業金融服務體系。
自2019年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城、農商行在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方面,通過下沉金融服務和優化村級公共服務數字化轉型,逐步形成了可持續的農村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具體而言,寧波銀行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服務鄉村振興,踐行普惠金融。寧波銀行以“控制風險就是減少成本”為風控理念,不斷完善全面、全員、全流程的風險管理體系,持續提升風險管理的智能化、數字化水平。重慶農商上線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管理平臺,構建重慶市農村信用評價體系, 參與重慶地區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重慶農商行創設“渝快鄉村貸”、“鄉村振興快擔貸”、“新市民捷房貸”等特色助農產品,滿足農村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而常熟銀行積極賦能鄉村振興,上線鄉村數字化智慧平臺,建設涵蓋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村級財務管理、村務公開為一體的多網融合數字化新農資管理平臺。此外,常熟銀行積極推進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完善人工智能平臺體系,新增落地OCR、語音、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8個應用場景,探索機器學習技術在村鎮信貸轉貸場景實踐應用。江陰銀行打造數字化風險預警平臺,不斷優化完善風險預警系統和統一授信管理平臺建設,多維度挖掘大數據風險管理應用場景,提升風險管理智能化水平。常熟銀行則是堅持下沉產品重點推廣,根據農戶多元化的信貸需求,持續推進產品研發和模式創新,優化信貸流程。易觀分析認為,2022年區域范圍內的鄉村振興得到了較全面的推進,城、農商行以自身金融業務為基礎,統籌本地資源,將村級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打造成服務鄉村振興的前線平臺,有機融合了政府、企業和農戶。
城、農商行在營銷方面正向更高水平的數字化發展,依托大數據構建客戶洞察,用更高效精準的方式與客戶建立聯系,以最適合的媒介渠道為客戶匹配最符合潛在需求的產品和內容信息,從而達到精準化的智能營銷。重慶農商構建精準營銷服務體系,在大量零售客戶的基礎上,運用金融科技識別客戶,開發客戶標簽201個,建成“主體、行為、貢獻”多維度客戶標簽體系,推動客戶數據的深層次挖掘、標簽化管理和價值提升。瑞豐銀行開展差異化系統建設,形成由 CRM、標簽、網格、營銷、 瑞智小站五個子系統組成的客戶管理及智慧營銷系統,構建“觸客、拓客、獲客、活客、粘客” 五位一體的數字化營銷方案,圍繞客戶生命周期實現客戶運營閉環管理。易觀分析認為,近年來,銀行的服務模式已經從產品銷售為主過渡到以客群經營為主,而這一趨勢的改變會對銀行的經營邏輯造成影響。在精準營銷和客群運營過程中,核心趨勢就是借助數字技術對用戶路徑進行統一規劃和流量 分發,實現更精準地觸達客戶和渠道運營的垂直化。結語:城、農商行持續實施“智慧銀行”戰略,賦能經營管理
伴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不斷縱深融合的趨勢,銀行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進程也在加快。從銀行視角來看,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也相應地驅動了自身經營策略和商業模式的變革。城、農商行將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提升智慧金融服務水平,持續迭代“智慧銀行”,探索場景化金融服務,以此來賦能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