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攵女h娇喘抽搐喷潮h,www.97av,senima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收藏,激情婷婷综合

  • 產品與服務矩陣
  • 資源中心
  • 關于我們

易觀分析:手機銀行季度活躍用戶突破7億人,個人養老金業務爭奪戰開啟

行業監測分析 王細梅 2022-12-14 5605
易觀分析:近期,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實施,在全國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落地,首批可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23家商業銀行爭搶養老藍海市場,紛紛上線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繳存、產品代銷費率優惠等激勵活動。 由于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封閉性、長期性,商業銀行自開戶起就將全流程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中。所以,個人養老金業務將長期利于商業銀行客戶獲取、AUM沉淀和中間業務收入,以及客戶粘性增強帶來的更多金融服務需求,助力提升零售銀行競爭力。
一、手機銀行季度活躍用戶:行業總規模突破7億人,挖掘細分流量增長機會


2022年第3季度,手機銀行服務應用行業活躍用戶規模為7.01億人,環比增長5.36%,手機銀行活躍用戶全網滲透率、移動金融領域滲透率分別為66.83%、67.31%。可見,移動金融領域活躍用戶逐漸逼近全網用戶量,且手機銀行服務應用行業仍存在增量機會。增量機會一方面依賴生態開放,用戶發展及服務形態演變促進手機銀行產品及服務走向開放化;另一方面挖掘細分流量增長機會,包括老年人、新市民、農戶等普惠金融市場流量。

從具體APP活躍用戶規模來看,2022年第3季度,中國工商銀行APP、中國農業銀行APP、中國建設銀行APP活躍用戶規模繼續位列前三,分別為1.98億人、1.63億人、1.54億人。

圖 1-1 2022年第3季度手機銀行APP活躍用戶規模


根據國家統計局及其他公開數據,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總規模2.67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4.6%。國家和地方大力支持新市民金融發展,全國新市民群體約有3億人。另外,全國線上移動端農村用戶規模約為2.93億人。可見,普惠金融市場流量空間廣闊,監管政策也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為手機銀行挖掘細分市場流量提供機遇。

從人均單日啟動次數來看,中國工商銀行APP、平安口袋銀行APP、光大銀行APP相對更高,分別為1.97次、1.91次、1.87次。

圖 1-2 2022年第3季度手機銀行APP人均單日啟動次數


易觀分析發現,各手機銀行APP間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差異較小、季度間也是小幅波動,這說明用戶對手機銀行APP的定位更偏向金融工具,暫未養成高頻使用的習慣。各行手機銀行通過品牌形象打造、生活場景拓展、體驗優化等提升用戶使用頻次,如在金融工具屬性基礎上樹立財富管理與生活服務平臺形象、不斷提升用戶體驗等。

二、手機銀行市場熱點:爭搶個人養老金業務

1、個人養老金業務長期價值極高,為銀行“必爭之地”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目前以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為主導,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為補充,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起步發展階段。商業銀行針對性逐步構建“養老金托管、養老理財、養老產融等”金融生態圈。

圖 1-3 商業銀行養老金融生態圈

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范圍包括資金賬戶、養老儲蓄、個人養老金產品代銷、個人養老金咨詢業務等。個人養老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商業銀行自開戶起就將全流程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中,扮演入口角色,個人養老金賬戶對于銀行是必爭之地。同時,個人養老金具有長期屬性。因此,個人養老金業務將長期利于商業銀行客戶獲取、AUM沉淀和中間業務收入,以及客戶粘性增強帶來的更多金融服務需求。

圖 1-4 個人養老金業務對商業銀行的價值


2、銀行開展個人養老金賬戶、繳存等激勵活動

目前可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銀行總共有23家,包括6家大型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和5家城商行(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這些銀行紛紛上線了豐富的營銷活動,針對開戶、繳存、投資產品均有不同的激勵活動。一是資金賬戶開戶贏現金紅包、開戶領微信立減金;二是針對推薦好友辦理開戶的客戶,推出相應的激勵活動;三是代銷的部分養老基金產品費率優惠。

以工商銀行為例,其作為首批銀行在全國36個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地區正式上線個人養老金業務。在辦理渠道上,為客戶提供工行手機銀行、“工行服務”微信小程序等線上辦理渠道,以及工行網點智能柜員機、企業批量等線下辦理渠道。工商銀行手機銀行上線了個人養老金活動,在工行首次成功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有機會領取50元微信立減金(綁定微信支付可使用),繳存/充值還有機會領取20元微信立減金。

個人養老金產品方面,工商銀行已發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種類型,涵蓋5年、10年、15年、20年四個期限,客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類型和期限產品。同時,工商銀行積極積極參與多只養老基金上線和發行,發揮集團優勢推出工銀瑞信定制養老FOF基金、引入南方養老目標基金等。

3、個人養老金業務助力提升零售銀行市場競爭力

當前,我國個人養老金業務處于規范化發展的起點,僅在部分城市試點,預計前期個人養老金滲透率較小。未來隨著試點逐步放開,以及個人養老金在監管政策、參與機構及產品設計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探索和創新空間,預計滲透率將逐步提升,養老金融市場空間廣闊。

個人養老金制度采取賬戶制,商業銀行資金賬戶潛在價值極高。商業銀行可以充分發揮賬戶、客戶、渠道、產品等優勢,基于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積極搶占個人養老金市場。由于個人養老金業務具有長期屬性,首批試點銀行尤其是養老金融、財富管理服務突出的銀行將受益于個人養老金的試點,帶動客戶規模、AUM及中間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從而助力提升零售銀行市場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個人養老金覆蓋人群廣,但是目前居民普遍對養老金融知識儲備不足,需要普及養老投資理念,推廣投教內容。同時,各銀行個人養老金產品及服務同質化程度較高,在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個性化財富管理服務等方面存在挑戰。

建議商業銀行可以從投教內容個性化、提升養老金融服務能力、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提升個人養老金業務競爭力。一是投教內容個性化,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年齡、文化程度、投資經驗等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投教內容,提升用戶的養老規劃意識及能力。二是提升養老金融服務能力,養老投資是長期投資,商業銀行需要發揮多資產配置能力,圍繞用戶養老需求進行全生命周期的財富規劃和實施。三是加快專業養老金融人才培養,養老財富規劃周期長,需要專業的人才來提供服務,因此,可以加快專業養老金融人才培養,由專業人才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金融產品、投顧服務以及綜合性養老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