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銀行手機銀行用戶體驗發展現狀
自2018年開始,手機銀行已超越線下網點成為觸達客戶最有效的渠道,對于手機銀行而言,用戶體驗決定AUM提升效果,在應用內部,除提供最基本的功能服務外,充分考慮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行為以及心理感受,有助于品牌價值的傳遞,及用戶忠誠度及轉化率的提升。研究表明,打造良好的用戶體驗可以提升銷售能力30%~50%,因此,各家商業銀行都在持續不斷優化手機銀行用戶體驗。
以工商銀行為代表的國有大行,在手機銀行用戶體驗方面持續提升。2021年11月工商銀行發布手機銀行7.0版,新版手機銀行在財富、服務、個性、互動、權益等方面實現全方位升級,其功能體驗相較于之前版本,在服務體驗和功能體驗方面,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如以用戶全旅程視角,聯通遠程坐席、用戶經理服務,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以用戶全生命周期為主線,提供“投前-投中-投后”財富陪伴服務,在為用戶創造價值過程中,實現手機銀行自身的價值成長。以招商銀行為代表的股份制銀行,用科技手段,不斷提升用戶體驗。2020年12月招商銀行發布的9.0版被定義為招商銀行APP的“新基建”,以中臺的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化和集約化,為用戶打造極致體驗,為全行經營賦能。如9.0版本對收支功能升級,通過機器學習和海量的數據清洗,對交易報文里的原始交易對手進行了系統性翻譯,將“滴滴出行”替代“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等,讓用戶對每一分錢的去向一目了然。此外,招行通過科技力量對用戶體驗進行監測與管理,搭建了“風鈴”系統,將行內20多個系統打通,從用戶視角出發,集中3萬余個埋點數據、1200余項體驗指標,形成了完善的“零售客戶體驗監測儀表盤”。以北京銀行為代表的中小上市商業銀行,在用戶體驗方面持續探索。北京銀行為了更好地從用戶視角理解和推出產品,促進數字化業務創新發展,組建了專業化的用戶體驗團隊,并結合業界專家、咨詢機構等先進經驗,制定并實行完善的用戶體驗體系標準及工作機制。據悉,北京銀行京彩生活APP中的產品上線過程中,都會從用戶實際需求出發,基于業務旅程制定體驗指標體系,通過內部產品全生命周期體驗監測,以及外部對標和用戶調研等方式,深度挖掘客戶痛點及設計機會點,實現產品服務的最優體驗。近兩年,北京銀行不斷從用戶視角出發,除金融服務外,還從政務惠民、城市出行、工會服務、醫療保障、便民繳費等方面持續優化泛金融場景體驗,滿足工會、醫療等不同客群的差異性需求;推出“尊愛版”利用大字體、方塊化大按鍵方便老年客戶操作,盡享便捷數字化服務;打造英文版APP,設計符合其使用習慣的交互動線和視覺效果,助力北京銀行個人金融服務“走出去”;核心功能支持信息無障礙信息適配,幫助視障用戶順暢享受移動金融服務,讓北京銀行的數字化金融服務更有溫度。近年來,手機銀行已成為用戶選擇辦理銀行業務的主要渠道,但研究發現,用戶使用手機銀行的過程中,在關注產品、服務、場景的同時,更加關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交互體驗、可用性和易操作性。因此,本文將進一步從實操角度出發,隨機選取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為對象,針對系統性能、登錄注冊、界面體驗、使用體驗等方面,進行手機銀行用戶體驗部分功能評測。
北京銀行手機銀行“京彩生活”,用戶體驗較之前有大幅度提升,整體操作比較流暢,交互體驗較簡約,功能多樣可滿足用戶需求,據了解,北京銀行增設了專門的體驗組織架構,引入科學方法論,系統性地搭建用戶體驗管理體系,從專家走查、客戶聲音、行為數據分析、業務旅程重塑、體驗監測平臺五個維度融入手機銀行的開發過程中。

寧波銀行手機銀行,在用戶體驗方面有所提升,但在產品個性化、產品功能維度等方面還需加強迭代升級速度。

總體來說,隨著用戶對銀行服務的期望不斷轉變和提升,商業銀行近兩年在用戶體驗方面均有所改善,都不同程度的進行改版升級,優化了一些交互體驗及功能體驗,操作也比較流暢,服務場景也更加多樣化。但仍存在提升空間,需在用戶體驗方面持續的改進優化,以用戶為中心,在構建特色的服務場景的同時,從用戶旅程出發,進一步細化顆粒度,在體驗細節上加強完善。在經濟“新常態”的當下,商業銀行的利潤空間收窄,用戶運營成本增加,獲客、留存、盤活作為用戶經營能力建設的核心目標,而手機銀作為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觸客渠道,提升其用戶體驗也就成為了實現用戶價值增長的必然要求。易觀分析認為,體驗的好壞不僅會影響用戶對商業銀行的品牌認知,關系著用戶對商業銀行的忠誠度和信任感。同時,手機銀行用戶體驗也是商業銀行創新發展的重要切入點,用戶體驗反饋的數據作用于銀行組織變革、產品設計、流程改造和服務創新中,能夠創造巨大價值。因此,商業銀行建立內部用戶體驗團隊,做好用戶體驗管理的同時,持續優化迭代手機銀行用戶體驗,才能更有利于促使用戶持續地使用和留存,推動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