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分析:《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濃縮了易觀分析對于數字經濟各行業經驗和數據的積累,并結合數字時代企業的實際業務和未來面臨的挑戰,以及數字技術的創新突破等因素,最終從數字經濟發展大勢以及各領域案例入手,幫助企業明確在數字化浪潮下的行業定位以及業務發展方向。
《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持續關注數字金融領域,特開設《易周金融觀點》欄目。《易周金融觀點》匯編當周金融領域熱點事件,并邀請易觀分析金融行業分析師就事件進行獨家解讀和分析。
01
中國人民銀行就《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穩定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易觀分析:《金融穩定法》草案的出臺在預期之中,此前金融穩定報告曾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已經取得重要成果,使得重點領域的增量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維護金融穩定是一項長期、持久的重要監管工作,涉及到跨部門、央地等之間的協調,需要開展系統化建設,因此,《金融穩定法》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總體看,文件從各部門職責、金融準入門檻、信息傳播與共享、早期風險化解處理機制、處置工作機制、處置工具、資金來源與法律責任等方面對金融風險處置相關的全流程進行指導與規范,一方面能夠完善金融穩定相關的監管框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明確金融風險關聯的各部門職責及機構應對方式,便于各方遵照執行,提升風險處置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有助于促進金融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文件首次提出成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對于落實金融穩定的保障工作具有切實意義,但需注意該保障基金的使用是有條件的,并不能成為所有金融風險處置的“兜底”。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
02
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再擴大,在現有試點地區基礎上增加天津市、重慶市、廣東省廣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廈門市、浙江省承辦亞運會的6個城市作為試點地區。
易觀分析:央行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旨在實現試點城市區域范圍全覆蓋,依托試點城市的資源稟賦,帶動增量場景新需求。數字人民幣與現金并不是完全替代與被替代的關系,數字人民幣憑借安全、便捷的特征為用戶提供多一種選擇。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所有試點地區全部開放,與數字人民幣互為補充。
數字人民幣試點過程中深入貫徹落實普惠金融的理念,一方面基于數字人民幣“松耦合”功能進一步降低公眾獲得金融服務的門檻、“雙離線”覆蓋缺少網絡覆蓋或網絡覆蓋不穩定的區域,提高支付服務覆蓋范圍,提升支付服務的可獲得性。另一方面通過“可編程性”,在場景支付過程中設定不同的條件、時效,提升支付產品使用效率。此外,數字人民幣可信保障等技術為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流通、交易提供安全、可信的應用環境,夯實我國金融穩定“底盤”。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胡精華
03
華為支付現身華為錢包App,并推出首綁及隨機立減營銷活動。
易觀分析:首綁及隨機立減營銷活動主要為促進用戶使用華為支付,通過重復的支付消費行為來強化用戶黏性。目前看,華為拓展支付的路徑是先在小額零售類業務中進行發掘以及運用自身的生態優勢嵌入自有場景,后續預計待業務成熟后再進一步豐富場景類型、擴大使用規模。
從行業整體格局來看,華為的入局能夠提升整個支付市場的活力,但短期內對于舊有的以支付寶、微信為龍頭的第三方支付市場格局沖擊不大;不過,伴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的不斷推進,以硬件錢包為切入口開啟獲客與活客業務,或將成為手機巨頭們影響支付業格局的一種契機。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
04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已有23家銀行披露了2021年年報,在報告期內,各家銀行加大了對科技領域的投入,助推各項業務轉型升級,其中14家透露了金融科技、信息科技等方面的投入情況,合計投入總額達1527.37億元。
易觀分析:與前兩年相比,上市銀行科技投入呈現逐年遞增態勢,各家銀行相繼都會將“數智化”運營列入業務戰略規劃,推進科技與業務的融合。因此銀行科技戰略將走向縱深,從被動到主動已是必然。至于原因,主要是在數字經濟的背景趨勢下,利用科技提升銀行經營和管理的效率,打破傳統銀行服務的痛點,從而達到降本增效和價值創造的目的。
未來銀行對科技投入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占營收或利潤的比重仍將提升,比拼重點始終會集中在業務場景與技術融合的細節服務能力上,建議銀行應該對內強化合規管理能力,加深智能風控模式,對外從業務全鏈條積極探索產品服務與技術融合,優化用戶感知與服務體驗,提升自身競爭力。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陳明軒
05
滴滴月付日前公告稱,月付功能在2022年3月31日24點下線,4月8日將是最后一個雙方約定的還款日。
易觀分析:曾幾何時,信用支付產品一度成為頭部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標配“。然而2022年1月,《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到“斷開支付工具與其他金融產品的不當鏈接”,同期《金融產品網絡營銷管理辦法》同樣提到“不得在支付頁面中將貸款、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產品作為支付選項”。在監管的重磅出擊下,信用支付類產品遭遇合規危機,滴滴的這個舉措正是基于當下的監管環境,在審時度勢過后作出的決策。未來在美團、京東等平臺的支付選項中,不排除后續其他平臺有所跟進,針對存有合規瑕疵的產品進行下線整改。
互聯網金融的未來方向主要是守正創新、有序發展,大型互聯網公司旗下金融業務眾多且符合指定條件的,將按照央行規定設立金控公司,“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通過業務的拆分與“擦邊球”產品的整頓,將使得互聯網平臺的方向更為明晰。后續,預計各平臺將按照監管規定調整旗下業務,依托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龐大的用戶規模及集團存在的生態、場景等優勢,繼續發揮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優良作用。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