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攵女h娇喘抽搐喷潮h,www.97av,senima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收藏,激情婷婷综合

  • 產品與服務矩陣
  • 資源中心
  • 關于我們

偶像養成節奏放緩,內娛市場有望迎來新升級

易觀分析 于艷娣 2020-10-20 1.2W
隨著各大網綜選秀節目播出,偶像養成系逐漸成為娛樂市場焦點。高頻的選秀比賽使觀眾熱情度降低的同時也透支了各大娛樂公司的練習生儲備。同時,快餐式養成節目導致練習生出道門檻被降低,真正實力偶像甚少。當下,偶像培養機制存在一定缺漏,各大娛樂公司開始放慢節奏,打磨練習生實力,為內娛市場輸送更多優質偶像,助力內娛市場升級。

偶像養成節奏放緩,內娛市場有望迎來新升級

自2017年以來,偶像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步入了發展快車道。據Owhat發布的《2019偶像產業及粉絲經濟白皮書》中預測,截止2020年,我國偶像市場經濟總規模可達1000億元。

追星已成為國民日常之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偶像買單。粉絲線上為愛豆作品打榜、參與話題互動、購買專輯及周邊,線下參加演唱會、簽售會、見面會,并氪金參與應援,通過各種方式拉近與偶像間的距離,豐富精神世界的同時也為偶像產業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一個被上千萬粉絲簇擁的流量明星忽略作品帶來的分成,可以從廣告、代言、商演等多方面賺取收益。

根據易觀千帆數據顯示,追星用戶使用最多的應用為愛豆IDOL,9月的月活人數達到了692.5萬。此款應用在4月達到使用峰值,月活人數超800萬,4月正是偶像養成網綜《青春有你2》播出階段,因節目中聚集了部分已有知名度的練習生,自播出后話題不斷,粉絲也為守護自家愛豆開始在平臺上集結輸出內容,為愛豆在節目中的優異排名助力。

根據易觀萬像數據顯示,追星用戶群體中,女性占比高達90.7%,女性對美的事物具有更高的追求感,無論愛豆性別,都愿意為其打榜助威。年齡方面,有38.2%的粉絲集中在24-30歲,此年齡段的人相對經濟能力較好,有實力為偶像買單;24歲以下的粉絲群體占比為27.2%,值得一提的是,35歲以上的用戶也有17.2%,追星并不是年輕人專屬權利,對偶像的喜歡從不以年齡劃分。消費能力方面,有一半以上的用戶為中高消費群體,畢竟以氪金的方式支持偶像是最為實際的,將偶像的流量變現也是商家選擇代言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偶像養成模式大火,練習生層出不窮,內娛市場氣氛浮躁

2018年的一檔主打明星養成類網綜《偶像練習生》把內地娛樂選秀推向高潮,節目中來自不同娛樂公司的練習生憑借自身努力、多年練習經驗、個人魅力迅速吸引觀眾目光,為自身和公司賺足了名氣。此后,以愛優騰為首開展的偶像選秀節目《青春有你》、《創造營101》、《少年之名》相繼涌現,男團、女團以一年期為限快速迭代。

從2018年至今的三年時間內,同樣的選秀綜藝賽制造成觀眾審美疲勞的同時,各大娛樂公司練習生儲備量也出現透支。

在比賽中,很多選手來自于僅成立2、3年的新公司,這些公司看重了練習生出道后的流量紅利,希望借助練習生獲得收益,卻忽略其自身業務能力,只想通過過度營銷、曝光,為練習生積攢粉絲。這種急于求成的方式,導致許多練習時長還不到一年且毫無表演經驗的選手在表演時出現走音、忘動作等演出事故。

2020年,選秀類節目大火的第三年,優酷推出節目《少年之名》,高頻次的選秀導致參賽中的84位選手中有30位是來自之前比賽節目的“回鍋肉”選手。通過新面孔維持節目新鮮感并擁有超強舞臺實力的偶像不再存在,節目反響平平。同時,高頻的選秀導致各大娛樂公司適齡且業務能力強的練習生斷代現象嚴重,僅靠速成塑造偶像團體的機會變得渺茫。

國內娛樂公司藝人培養出現疲軟

國內專注藝人培養的娛樂公司主要集中在3家。首先是以樂華為代表的偶像集合公司,公司內部對練習生進行培養后再送到韓國“鍍金“,練習生回國后可通過資本助力成團出道。與此類培養模式相似的公司還有僅限于女生的絲芭娛樂,效仿日本偶像養成路線,為練習生提供全國巡演機會,并按照粉絲打榜排名分配鏡頭。

這兩家公司是各大選秀節目中輸送選手的主力軍,希望借助鏡頭擴大旗下練習生影響力,但在眾多參賽選手中,真正出圈獲得市場認可的只有寥寥幾位。這個時代,除了粉絲,所謂的“路人緣”也很重要,這需要偶像自身具備超強實力,可以隨時應對各類演出挑戰,畢竟大多數人是沒空了解愛豆的心路歷程的。

塑造了超流量組合TFBOYS的娛樂公司時代峰峻,將練習生鎖定在青少年群體,開始培養二代團,并通過團綜、舞臺表演等方式助力新人發展,但練習生在知名度、話題度上仍無爆點。而TFBOYS的三位成員現在也各立門戶,拆團發展,今后推出重磅偶像的可能性并不樂觀。

為偶像市場輸送實力愛豆成為當下娛樂公司發展的重要方向

10月7日,以PD身份開啟職業新篇章且承擔了內娛一半偶像導師的張藝興建立了自己的娛樂公司,宣布涉足新人培養,同時發布了全球練習生招募計劃,只招收13-18歲之間的新面孔。對于練習生培養,張藝興表示“只選,不秀”,與選秀節目不同,練習生沒有曝光機會、沒有粉絲支持,只有通過長時間枯燥訓練的合格者才可獲得出道機會。此次培養練習生模式效仿了韓國SM公司的養成模式,這也是張藝興自己的成長模式。在內娛公司人才儲備被掏空且偶像實力普遍偏弱的空檔期,張藝興大膽挑戰藝人培養,從明星轉行為娛樂公司老板,開始與原有公司及培訓體系抗衡。

近幾年,從選秀節目中獲取粉絲并近入娛樂圈似乎變成了成為明星的捷徑,很多練習生忽視自身實力,選走流量線路,依靠粉絲、話題熱搜博得眼球,提高自己的商業價值。成為偶像的門檻被降低,市場氛圍浮躁,甚至造成了“人設崩塌”、“粉絲與大眾產生沖突”“全網黑“的負面現象,而真正有實力、正能量的全能偶像僅為少數。

當下娛樂市場對偶像把握能力存在漏洞是娛樂公司需要加碼練習生培養的主要原因。對于今后的偶像養成,娛樂公司要對練習生進行仔細打磨,戒浮戒躁,才可為市場輸送更多優質偶像。練習生出道后,公司需持續關注新人動態,在資源、團隊運營等多方面給予支持,助力新人有良好公眾表現。

如今,具有豐富經驗及資源的張藝興涉足練習生培養,以高標準嚴要求重塑偶像整體業務水平。將與國內各大娛樂公司在市場份額、粉絲基數上展開競爭,激活內娛新生偶像力量,拔高偶像培養水平。從而進一步推動內娛養成走向成熟發展階段、偶像經濟再次升級,對于國內未來優質偶像的輸出,可持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