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分析:
2020年3月,伴隨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進程,中國網約車市場總體呈現快速反彈態勢,活躍用戶規模達5620萬人,環比增速17%。相比去年同期,網約車市場已恢復至6成。Ananlysys易觀認為,預計未來伴隨國內疫情愈加穩定,網約車市場總體將展現較強災后自我恢復能力。
2020年3月,中國網約車市場中不同線級城市在用戶規模恢復方面呈現出明顯差異。其中,超一線城市展現出較強恢復能力,環比增速達32%,而三線及以下線級城市用戶規模的環比增長率尚未超過16%。這一現象背后主要原因是,高線級城市車輛限購限行政策影響下,部分高線級城市用戶選擇網約車,以替代潛在的私家車出行需求。此外,高線級城市公眾人口密度與出行半徑較高,因此,疫情蔓延之下,高線級城市用戶使用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危險性加大。故而,疫情期間更多高線級城市用戶選擇使用網約車,替代公共出行工具。
2020年3月網約車市場整體競爭格局保持穩定,其中滴滴出行活躍用戶規模為4559.6萬,位居網約車市場第一位置。嘀嗒出行、首汽約車分別以528.0萬、201.0萬活躍用戶規模位居第二、三名。
伴隨3月16日全國14省確診病例清零、3月21日湖北宣布連續三日新增病例為零等好消息,國內新冠疫情抗擊戰已取得階段性勝利,未來將進入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雙軌并行的“后疫情時代”。對此, Analysys易觀分析對于“后疫情時代”網約車市場特點進行預判,并對行業“如何加速重啟”提出以下建議。
一、 升級產品服務
? 公眾出行高度集中于通勤場景,注重強化早晚高峰服務能力與企業用車業務創新
Analysys易觀數據顯示(圖1-4),相比疫情前,2019年2月網約車市場的用戶出行高峰明顯向早晚高峰時段集中。表明目前通勤還是公眾使用網約車出行的主要場景,而外出就餐、休閑購物等場景使用網約車的需求仍受到抑制。因此,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在后疫情時代,加強通勤場景服務能力,如完善早晚高峰司機激勵制度、強化早晚高峰車輛調度機制,將成為行業內各平臺經營重點之一。
同時,企業順風車與企業拼車業務,具備兼顧高健康保障與高性價比優勢,針對性滿足后疫情時代用戶出行需求。企業順風車與企業拼車服務,一方面通過低人流密度小汽車出行、以及同企業員工合乘同行方式,達到減少人群交叉感染目的;另一方面,提供相比于網約專快車更加優惠的服務價格,吸引用戶消費。2020年2月,首汽約車為企業用戶提供定制拼車服務,同時企業內設置消毒站點,實行“一單一消毒”的專屬消毒方案。2020年3月,滴滴順風車上線“順路同事”功能,推動同企業員工同行服務。預計新冠疫情,將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用戶在企業順風車、企業拼車出行消費習慣養成。
? 抗疫戰線拉長形勢下,保障健康出行服務能力,增強用戶平臺信任感
盡管國內各省紛紛下調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但是伴隨海外疫情形勢日益嚴峻,國內多地出現輸入性病例,預計國內防疫工作戰線將拉長,公眾防疫警惕性不減。在此背景下,如何提振用戶對平臺健康出行服務能力信心,成為行業企業能否快速召回平臺用戶,恢復歷史高位經營規模的關鍵因素。對此,網約車行業各家企業從企業防疫標準規范、防疫措施線下執行落地、線上數字化管理三大維度升級健康出行服務能力。
頂層防疫標準制定維度上,健全疫情防控規范將對企業防疫流程、一線人員操作標準、企業特殊時期發展決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為此,中國公共交通協會,聯合行業頭部企業滴滴出行,共同推進《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平臺公司重大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防控規范》的制定與發布。
線下防疫措施維度上,行業各平臺分別從確保防疫物資發放、布局線下防疫網點、AI技術智能識別司乘口罩佩戴規范執行、加大車載空氣凈化設備研發投入等方面,進行防疫措施執行,搭建公眾城市出行健康屏障。
線上防疫管理維度上,網約車平臺依托互聯網基礎設施資源,在支持乘客信息登記、行前乘客健康審查、車輛消殺在線查詢等方面進行凸顯較大優勢,有效抑制疫情蔓延,提高城市出行防疫效率。
二、 調整經營策略
? 比拼數字化營銷能力,加速平臺老用戶喚醒,優化資源投入
行業內玩家大力度推出各類優惠活動,以刺激復工后網約車出行需求釋放。滴滴出行全國范圍推出“出行守護快車券包”、“抗疫津貼”等活動;曹操出行推出充500元送250元,充1000元送500元活動;T3出行在廣州、長春多地推出發放16元立減券活動,吸引用戶消費。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在大力補貼用戶的行業基調下,各平臺未來將更加注重通過用戶數字化營銷方式,對用戶進行分群管理及個性化優惠活動推送,以及對營銷渠道效果評估,以達到資源投入優化的目的。
? 重新審視平臺盈利化進程,強化現有業務及資源變現能力
盡管網約車行業在后疫情時代展現出反彈態勢,但是由于此次新冠疫情持續數月之久,且截至目前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網約車行業眾玩家也將面臨一定潛在的現金流、投融資方面的財務風險。
因此,Analysys易觀認為,相較于網約車行業前幾年積極探索多元化業務布局并且一路高調擴張,后疫情時代的網約車行業將重新審視平臺整體盈利能力,放緩開展回報周期較長的業務,提高現有業務及資源變現能力。預計2020年行業內各家平臺將更多采取維護現有業務,暫緩新城市擴張策略,以抵御企業潛在現金流風險。如,對于城際用車領域,盡管2019年各平臺紛紛加大此領域布局,但考慮嚴格防疫管控措施下中長途出行需求被抑制因素,城際用車業務擴張恐將被放緩。此外,預計行業企業將加大對“輕商業模式”“變現能力較強”業務探索,如車內廣告業務、金融理財業務。
三、穩定渠道供給
? 穩定供應端駕駛員資源,是后疫情時代平臺可持續恢復重要保障
疫情陰霾下,在各地網約車停運或客流停滯、以及訂單量較少無法覆蓋司機日常營運成本等因素影響下,網約車市場已經出現大量司機向各網約車線下運營服務公司申請退租車輛現象。Analysys易觀認為,合規運力資源規模,是當前階段網約車行業核心競爭力之一。網約車行業玩家仍需警惕司機退租帶來的核心資源流失、“企業護城河受侵蝕”的風險。
對此,行業內部分頭部企業已推出相關扶持政策,維持企業供應端生態健康,以保障疫情后企業供應能力能夠快速恢復。
四、智能駕駛新機遇
? 無人駕駛領域熱度提升,相關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新冠疫情期間,低速無人駕駛汽車以“零接觸”優勢,在重點疫區承擔起的物流配送、室內外消殺、病人送餐送藥等重任,有效降低人群接觸頻次,減輕一線防疫工作者負擔。其中,京東物流在武漢投放L4級別的無人配送車,其承擔武漢仁和站與武漢第九醫院之間50%-70%醫療物資訂單配送運輸任務。此外,新石器、智行者、悟牛智能、高仙機器人等無人駕駛公司在湖北、浙江、山東多地醫院投放無人消毒車輛,代替人力完成高危險區域室內外消毒工作。同時,普渡科技、賽特智能分別在湖北、廣東多家醫院投入無人送餐車輛,為感染病人提供送餐送藥服務,減輕一線醫護人員工作負擔。
Analysys易觀認為,無人駕駛汽車在新冠疫情中的諸多創新性應用,不僅將向消費市場大力度普及無人車應用場景、應用價值;而且將在提高市場投資者信心,加速無人駕駛相關政策落地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對此,2020年2月出行領域已掀起新一輪智能駕駛投資熱潮: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獲得豐田汽車在4億美元;馭勢科技完成B輪融資,由博世中國、中金資本、深創投投資。
小結
后疫情時代,網約車行業應重點發力通勤場景下的出行服務,重視建立出行防疫保障能力、并將這一能力提升至特殊時期品牌競爭力層級,同時提升精準營銷能力以優化資源投入,以及重視供應商扶持以維護自身競爭壁壘不受破壞,達到在后疫情時代快速重啟目的。
研究說明:
Analysys易觀提供的產業分析,主要是在產業宏觀數據、最終用戶季度調研數據、廠商歷史數據以及廠商季度業務監測信息等基礎上,運用易觀的產業分析模型,并結合市場研究、行業研究以及廠商研究方法得出的,主要反映了市場現狀、趨勢、拐點和規律,以及廠商的發展現狀。
Analysys易觀相信通過上述產業研究方法得出的數據在行業公認可接受誤差范圍內,可以準確反映行業走勢與變化規律。
通過專業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結果,旨在供決策參考。廠商的實際數據請查詢廠商發布的財務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