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ys易觀智庫分析認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處于市場成熟期。
探索期(2008-2009)
智能手機于21世紀初出現,因為價格和易用性問題,用戶群更多局限于需要移動辦公的商務人士。直到幾年后,新一代智能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和iOS的出現,智能手機才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而開源的Android則直接推動了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崛起。隨著Android操作系統的進入,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式從探索期快速發展。
啟動期(2010)
2010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迎來井噴式發展的一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智能手機的商務、娛樂等應用功能越來越被消費者認可,用戶關注度再度攀升。同時,智能手機作為手機市場新的利潤增長點,操作系統之間的對決進一步升級,各大廠商之間的爭奪也更加激烈,占據關注優勢的國外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智能機市場的發展方向。其中,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的風生水起尤為值得關注,如何平衡市場份額及利潤成為值得各大廠商思考的問題。受其他操作系統產品影響,諾基亞用戶關注比例持續下滑;HTC、摩托羅拉借力Android,上升勢頭迅猛。
高速發展期(2011-2013)
依托中國3G業務的發展,移動手機市場近幾年來發展火爆全面智能化。中國的智能手機占據手機市場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功能機正在被智能手機逐步替代。中國的智能手機品牌繁多,三星、蘋果占據著中國智能手機的大部分市場份額,由于智能手機發展迅速,正借智能手機的普及大潮而重新發力。華為、中興、聯想、OPPO、金立、酷派等紛紛迎來新一輪春天,小米、魅族等新興品牌崛起。使得國產智能手機占據著一部分市場份額。中國本土品牌手機的爆發證明了他們的能量,華為、小米、中興等品牌在市場在占據了不錯的市場份額。
在高速發展期間,國產品牌面臨兩大問題,一是國內品牌以低端產品為主,沒有形成強勢品牌,國內的聯想、夏新、華為等智能手機價格偏低,和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等品牌相比屬于低端產品,主要是原件、芯片和核心技術研發方面落后于這些品牌,考慮到國內很多手機品牌進入智能手機時間不長,研發能力相對落后,這個問題會隨著國內品牌的不斷發展而得到解決;二是盜版問題是智能手機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盜版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手機行業的難題,山寨機、仿真機等大量出現不但損害了行業的正常發展,也對消費者帶來不利的隱患字。
市場成熟期(2014-)
隨著4G商用和硬件成本降低,中國智能手機產業迎來市場成熟期,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以華為、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企業強勢崛起,出貨量迅猛增長,品牌認知度顯著提升。同時,由于運營商渠道調整,電商及公開渠道比重加大,產品“同質化”現象加劇,“價格戰”日趨激烈。中國本土智能手機企業在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投入加大,憑借價格和渠道優勢,在產品銷量和市場份額上,與國外品牌差距進一步縮小。同時,消費者對于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認知度明顯提升。在三大運營商4G先后投入商用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隨之步入“4G時代”。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以來,4G制式智能手機銷量穩步提升,正逐步取代3G成為市場主流。從產品層面來看,華為、中興、酷派等企業都已經將研發和營銷重心轉向4G。由于缺少突破性的技術應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產品“同質化”現象明顯,“價格戰”進一步加劇。國內手機企業重心開始逐步向中高端市場傾斜。
Analysys易觀智庫分析認為,目前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處于市場成熟期,中國各大智能手機廠商均已積累了相當的技術與市場資源,與國際智能手機品牌在市場上平分秋色,中低端檔位智能機市場基本被國產智能機占領,新進入者已經難以獲得市場地位。
對于個人智能手機用戶而言:
隨著硬件價格的逐步壓低,消費者可以購買性價較高的智能手機,目前已進入第二輪智能機換機時期,這一階段用戶往往會進行消費升級,個性化、定制化發展并且優化其服務已經成為能夠凝聚用戶的關鍵,大數據時代,部分廠商已經開始針對用戶回傳數據進行分析,針對用戶偏好等方面進行機型設計,從而能夠提升用戶體驗。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
在中國智能手機廠商蠶食國際智能手機廠商份額的同時,其內部競爭亦愈加激烈,尤其在營銷層面。自小米在中國開創“互聯網營銷”之先河,并獲得成功后,其它中國中國智能手機廠商開始爭先效仿。將更多資源用于營銷而非產品,已經成為了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常態。
盡管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達到市場成熟期,但隨著未來中國4G的高速發展和先進技術的創新,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將被扭轉。當前中國智能手機線上線下銷售格局基本成7:3的比例,在電商模式崛起的今天,線下渠道仍成主流,即使是開創了電商銷售模式的小米,也在線下尋求突破。隨著互聯網化加深,諸多專攻線下渠道的傳統廠商分流出電商品牌,例如大神、奇酷、樂視、ZUK、榮耀等,從而實現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的銷售模式,為其在中國智能機的紅海中贏得更佳的銷量。
對于投資者而言:
手機行業在更新換代上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像電腦、相機等眾多數碼產品。整個手機市場也從拼參數時代向用戶體驗時代遞進。智能手機的紅海奮戰,使投資者更加沉著冷靜,手機廠商研發個性化、人性化、工藝化等較為強勁具有競爭力的手機,將是引起投資者關注的關鍵。
市場典型企業——小米手機:
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逐漸成熟,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將在中國市場繼續擴大份額,并積極推進平臺化與國際化。目前國產手機盈利困難,繼續打價格戰的邏輯難以為繼,但現階段國內的消費已經升級,手機用戶的消費趨勢逐步走向高端,企業為了要維持其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位置也在不斷嘗試中高端機型的研發。因此,為保證低端機器的銷售量,國內手機品牌需要向市場空間更大的新興市場進行拓展。2015年,許多國產品牌均向海外市場拓展,小米、OPPO、聯想、金立等向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發力,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接近飽和和智能手機產品利潤越來越低的大環境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和平臺化戰略也將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在產品研發以外的重要工作。
欲了解智能手機市場更多內容,請關注易觀智庫官方微信或致電客服4006-515-7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