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分析:
Analysys易觀智庫分析認為,中國互聯網體育市場經過十多年發展,目前處于市場啟動階段。
探索期(1998-2013)
由于2000年廣電總局頒布的《關于加強體育比賽電視報道和轉播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重大體育賽事,包括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及其預選賽)的電視轉播權,在中國境內,統一由中央電視臺負責談判與購買,其它電視臺、廣播電臺不得直接購買,因此這個階段央視在轉播權方面一家獨大。2008年北京奧運會促進中國體育環境和群眾意識提高,市場迎來發展機遇。早期的互聯網體育產品以新浪體育、騰訊體育、搜狐體育等體育信息門戶網站為主。之后隨著淘寶等網上零售平臺的成立和網絡視頻的推廣,用戶購買體育用品的渠道從線下往線上滲透,觀賽渠道從電視直播擴大到在線轉播。2012年之后,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一些移動體育服務隨之興起。
啟動期(2014-2017)
早期政策造成的央視長期壟斷地位使得國內體育轉播版權價值被低估。2014年9月,國家政策提出未來體育產業將引入市場化手段、簡政放權,擴大體育產業市場規模,央視獨享轉播權的時代終結。隨著賽亊審批權和轉播權放開,國內版權運營空間擴大。網絡媒體、地方電視臺以及民營資本參與競爭,版權價格也從行政定價回歸市場定價。2015年10月,體奧動力以5年50億打敗央視及其他競爭者拿下中超版權,使得賽亊整體商業價值大幅提升,也標志著體育版權市場正式開始市場化、規范化。
高速發展期(2018-)
互聯網公司的戰略布局逐漸落地,創新的服務模式逐漸激活體育場館業、體育運營和營銷業以及體育衍生行業等產業鏈條,形成多樣的商業模式,市場得以穩定增長,進入門檻提高。產品應用逐漸成熟,產業鏈分工明確,廠商實現盈利,主流廠商成功IPO。
對用戶而言:
在中國體育市場,用戶的需求類型多樣,包括基本的設備需求、健身的功能需求、競技賽事觀賞的娛樂需求。而隨著互聯網化進程加速,體育產業開始嫁接互聯網基因,體育產品逐漸智能化,滿足用戶在智能服飾、智能器械、智能場館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方面的需求。體育在線服務市場也逐漸打開,出現包括在線票務、網絡賽事直播、體育社交、運動記錄等更多細分服務領域,用戶未來的需求將得到更大程度地滿足。
對行業而言:
目前國內體育產業仍處于初期階段,賽事轉播權長期壟斷的局面才剛剛打破,完全市場化還需要時間。2015年體育產業動作頻頻,但大多的資本布局都集中在上游的內容資源端,交易層面的體育消費還未打開。對于行業參與者來說,除了爭奪賽事IP搶占先機之外,如何消化掉中超、NBA等天價賽事IP和恒大淘寶俱樂部等優質內容源進而實現變現是接下來的首要任務。目前國內體育傳媒公司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專業能力的建立須待時日。
對投資者而言:
市場化改革紅利、居民消費水平升級、用戶需求高漲以及互聯網巨頭的入場將促進中國體育產業迎來黃金十年, 5萬億的市場規模亟待深入挖掘。當前體育服務僅貢獻體育產業產值不到20%,相比美國的57%來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由于體育產業具備很高的準入門檻,因此擁有資本實力和掌握頂層體育資源的企業有望率先突圍,賽亊運營、場館運營、體育營銷以及大眾健身領域將是投資熱點。另外,2015年已有十幾支體育產業發展基金紛紛設立,接下來將會陸續投入應用,產融結合、產融互動也會是未來的關鍵詞。2015年11月6日恒大淘寶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只登陸資本市場的足球俱樂部 ,這對于中國體育產業具有標桿意義。未來如果整個資本運作成功進行,那么將很有可能產生輻射反應,激活體育產業鏈的上游資源方,帶動其他俱樂部走向資本市場。
市場典型企業—樂視體育
2012年8月樂視網體育頻道上線,2014年3月,樂視體育作為獨立的公司從樂視網分離出來,從賽事版權切入,擁有包括英超、歐冠、德甲、NFL、NCAA、F1等200多個版權,由單一的視頻媒體網站的業務形態逐漸發展為基于“賽事運營+內容平臺+智能化+增值服務”的垂直生態。2016年伊始,樂視體育的布局動作進一步加強,購買MLB賽事的獨家媒體權益,除了為MLB球迷搭建線上社區、售賣衍生產品之外,還將進行衍生IP的開發;冠名五棵松體育館為樂視體育生態中心,并且1億元人民幣冠名北京國安俱樂部,增強品牌傳播力;控股搜達足球,經營數據業務;收購體育直播平臺章魚TV,進一步補充UGC直播模式。資本方面,樂視體育于2015年5月完成首輪8億融資,估值達28億美元,A輪由萬達投資領投,A+輪由云鋒基金領投,東方匯富和普思投資等7家機構和個人跟投。據稱日前已完成10億B輪融資,僅半年左右的時間,估值將達到40億美元。從戰略到資本,可以看到,對于樂視體育來說,賽事資源是生態發展的前提,而資本的支持將助力這一目標的實現。
欲了解互聯網體育市場更多內容,請關注易觀智庫官方微信或致電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