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觀分析:
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近期發布的《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實力矩陣專題研究報告》,Analysys易觀智庫對2014年至2016年主要醫藥電商企業在實力矩陣中所處的位置以及現有資源和創新能力的變化情況作如下解讀。

?
1、廠商現有資源
Analysys易觀智庫分析認為,中國醫藥電商市場形成平臺B2C與自營B2C合作、自營B2C間激烈競爭的格局;其中以阿里健康為代表的平臺B2C企業在反向收購天貓醫藥后勢力強大,以1藥網、康愛多為代表的自營B2C企業為爭奪市場第一席位陷入激烈競爭階段。隨著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巨頭對醫藥O2O的熱度提升,市場中表現突出的企業在市場份額、資源上必須具備一定優勢。而交易規模、供應商資源和用戶規模則是評價廠商現有資源能力的重要指標。

2、廠商創新能力
Analysys易觀智庫分析認為,中國醫藥電商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用戶中滲透率還處于較低水平,未來提升空間巨大。在用戶培養階段,企業應以更加優質的產品與人性化的服務來服務用戶、提升用戶信任度,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因此,渠道能力、物流能力、商業化能力和運營能力是評價企業現有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

領先者象限分析
領先者在商業模式創新或產品、服務創新性上擁有較強的獨特性,同時具有很好的系統執行力能夠把創新性提供給市場并獲取較高的市場認可。
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領先者:阿里健康、1藥網、康愛多、健一網、健客網
新進入者:健客網
新退出者:無
在國家倡導大力發展醫藥電商的政策背景下,醫藥電商的參與者不再局限于獲得互聯網藥品資質的企業,一些醫藥O2O平臺也陸續上線,市場出現平臺B2C、自營B2C及一些醫藥O2O服務企業。而醫藥電商市場的領先企業在經歷激烈的價格戰后,在2014至2015年進行創新業務的融合,比如試水醫療服務,以及醫療O2O的結合;不斷在產品創新與生態閉環布局上有所突破。
阿里健康(原名“中信21世紀”)于2014年獲得阿里巴巴戰略投資,成為阿里巴巴布局醫療健康的業務的重要舉措。阿里健康旗下主要運營云醫院平臺、阿里健康APP、藥品電子監管體系為用戶提供即時、便捷的醫藥、醫療、健康管理等方面專業服務;其中,阿里健康藥品網上零售業務采取“B2C+O2O”的平臺模式。2015年,阿里巴巴轉讓天貓在線醫藥業務的營運權給予阿里健康,壯大其醫藥品銷售的渠道能力、豐富其供應商資源、實現天貓流量的導入,從而占有中國醫藥B2C市場的最高份額。同年,阿里健康與魚躍科技宣布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在醫療智能設備、醫療影像、醫療醫生資源管理、互聯網健康服務拓展,開拓市場與客戶、信息及醫療產品、阿里健康云醫院平臺等方面進行合作。未來阿里健康將繼續在“未來醫院+未來藥店”的戰略構建中推動市場的創新變革。
1藥網是中國第一批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互聯網藥品交易許可證》的合法網上藥店,并通過切入移動醫療健康領域,實現“醫療+藥品”的業務全布局。1藥網在2015年完成C輪融資后加速提升自身實力,成為自營B2C企業中的領先者。1藥網創立自己的配送中心,擁有上海、天津、廣州三大倉儲中心,實現訂單的全國覆蓋。數據方面,1藥網擁有商務智能體系,為商家提供數據工具,定向的患者屬性、患者行為與需求分析服務;并擁有CRM體系,可直接連接商家系統,為商家提供顧客追蹤監測,顧客關系管理運營體系。未來1藥網將不斷探索其移動醫療業務中的可行性盈利模式,加深商業化程度;拓展B端醫藥電商業務,完善醫藥電商生態閉環。
創新者象限分析
創新者在產品/技術上的投入很大,并在商業模式、技術或者產品服務的創新性上有獨特的優勢。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很好的市場表現。
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創新者:全維藥事、叮當快藥、藥給力
新進入者:無
新退出者:健客網
全維藥事是全維科技旗下醫藥健康服務平臺,包括問藥-用戶版、問藥-商戶版、藥聯三系產品及服務,為平臺使用者提高執行效益、強化完整的健康服務。全維藥事目前的主體業務包括B端與C端。B端是為制藥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品牌營銷服務,提升企業鋪市率;為線下藥店提供運營協助服務,拓展藥店銷售和服務渠道,提升藥事服務專業度,有效管理重點客戶,以精準營銷提升顧客粘性。C端是為線上用戶提供便捷購藥、送藥上門、用藥指導服務。未來全維藥事還將不斷加大與線下藥店、制藥企業的合作力度,豐富其業務覆蓋范圍,不斷優化藥店服務,保障顧客安全、信任用藥體驗。
務實者象限分析
務實者擁有豐富的資源,執行能力較強,但是創新優勢不明顯。
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務實者:可得網、七樂康、德開大藥房、海王星辰、老百姓大藥房
新進入者:老百姓大藥房
新退出者:無
可得網隸屬于上海可得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經過8年垂直眼鏡及相關附件產品網上零售的發展,具備眼鏡行業集約采購價格優勢、電子商務管理服務經驗;擁有由多名視光學專家及高級驗光師組成的客服團隊,為用戶提供專業的配鏡及使用指導服務。同時,可得網自主開發眼鏡在線模擬試戴系統,打造優質的用戶購買體驗。2015年,康恩貝入股可得網,將其眼健康產品與可得網進行業務層面的協同,從而促進雙方在產品上的營銷拓展。從可得網的銷售渠道看,還是圍繞PC端的自營、第三方平臺,移動端主要通過微信進行銷售,在用戶體驗上不及PC端的自營平臺,未來仍有突破空間。O2O布局方面,可得網目前線下店服務覆蓋僅局限于上海地區,未來可得網還將拓展O2O體驗店的覆蓋力度,從而不斷提升渠道創新能力。
補缺者象限分析
補缺者的業務創新力、市場占有率不高,有待明確市場定位或轉型。
2015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補缺者:掌上藥店、國大藥房網、華佗藥房
新進入者:無
新退出者:老百姓大藥房
國大藥房網是國藥控股收購國藥控股國大復美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后進行的醫藥B2C業務布局。與其他醫藥B2C企業相比,國大藥房網的起步較晚,雖依托復美大藥房線下門店流量、國藥集團第三方物流平臺、國大ERP系統等優勢,但缺乏對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經營經驗和市場敏感度,在線上布局較為保守、服務滯后、發展緩慢。未來,國大藥房網還需要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利用好自身優質的線下資源,將線上線下業務進行系統化運營,從而加速搶占市場。
欲了解醫藥電商市場更多內容,請訪問Analysys易觀智庫www.rye731.com或致電客服4006-515-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