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手機應用里最早期的應用類型,工具類應用具有種類多、用戶規模大、用戶停留時間短等特點。據易觀千帆用戶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易觀千帆共監測天氣類APP 61個,天氣類應用在行業全網排名第24位。大部分用戶對工具類應用的預期為只要滿足基本需求,而當工具應用擁有一定的用戶基礎之后,如何提供更多產品增值服務,提升用戶使用時長和用戶粘性,實現商業變現,逐漸成為工具類應用玩家普遍需要思考的問題。天氣類應用廠商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并在實踐中逐漸摸索解決方案。
整體市場——天氣類應用市場呈現廠商集中的市場格局,TOP5廠商占據92%市場份額
根據Analysys易觀最新發布的針對61個天氣類應用監測報告——《2017年中國天氣應用市場綜合監測報告》顯示,中國天氣應用廠商呈現出品牌格局集中的趨勢,排名前五名的墨跡天氣、天氣通、最美天氣、中國天氣通和2345天氣王占據92%的市場份額,長尾廠商競爭激烈,創新廠商退出和進入頻繁。
廠商格局——天氣類應用玩家較多,墨跡天氣、天氣通和最美天氣占據領先者地位
根據Analysys易觀近期發布的《2017年中國天氣類應用市場實力矩陣分析報告》,Analysys易觀對2016年至2018年主要天氣類應用廠商在實力矩陣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執行、運營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變化情況作如下解讀。
廠商執行與運營能力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中國天氣類應用市場正在高速發展中,廠商間競爭激烈。易觀把用戶評價、品牌認知度、活躍用戶數和市場擴張能力四個方面作為評價廠商執行與運營能力的重要指標。
廠商創新能力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目前天氣類應用同質化明顯,背景強大的廠商握有大量用戶資源,創新能力成為產品拉新促活的關鍵。
l 領先者象限分析
領先者在商業模式創新或產品/服務創新性上擁有較強的獨特性,同時具有很好的系統執行力,利用現有資源打造強勁市場運營能力獲取較高的市場份額。
2017年中國天氣類應用市場領先者:墨跡天氣、天氣通、最美天氣
墨跡天氣經過8年的發展,產品不斷更新迭代,已經滿足用戶對天氣應用的需求,通過功能設置,墨跡天氣還增加了社交屬性和生活服務屬性等,提升服務的智能化,保持用戶粘性。同時還推出國際版進軍海外。墨跡天氣一方面不斷優化產品功能,另一方面涉足空氣果、空氣凈化器等硬件設備,實現軟硬結合的生態化布局。預計墨跡天氣在2018年將仍處于領先者象限。
天氣通在2017年新版本中加入了臨近降水推送功能,延伸了之前版本的分鐘級預報功能。天氣通以臨近降水預報、空氣質量預報、40天預報大數據超算作為其現階段的核心功能,通過技術提升來強化天氣預報的精準度。同時打通新浪微博,同步推送所在區域相關內容,實現內容消費。天氣通利用天氣場景,持續優化廣告投放效果,繼續發力天氣類應用細分市場。預計天氣通在2018年將仍處于領先者象限。
l 創新者象限分析
創新者在產品/技術上的投入很大,并在商業模式、技術或者產品服務的創新性上有獨特的優勢。
2017年中國天氣類應用市場創新者:黃歷天氣,360天氣
黃歷天氣是國內首款結合天氣與黃歷功能的天氣軟件,包括“天氣、萬年歷、黃歷”三大主要模塊,除了方便人們查詢天氣外,還提供全面的中國傳統黃歷宜忌功能,在查看天氣的同時,讓用戶了解更多信息。在增強用戶黏性方面,黃歷天氣通過美圖發現增強與用戶的互動。在天氣類應用里面,通過增加其他輔助功能是其創新的一大亮點。預計黃歷天氣在2018年將仍處于創新者象限。
360天氣是奇虎360公司推出的一款國內首家用戶參與天氣糾錯的人性化的天氣信息查詢軟件。除語音播報天氣功能外,還有吐槽天氣彈幕功能,通過用戶參與天氣的方式加強用戶與天氣應用的互動性。預計360天氣在2018年將仍處于創新者象限。
l 務實者象限分析
務實者擁有豐富的資源,執行能力較強。
2017年中國天氣類應用市場務實者:2345天氣王,中國天氣通
2345天氣王是上海二三四五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345網址導航)旗下的手機天氣應用軟件。依托母公司的引流效應,2345天氣應用用戶數穩定增長。2345天氣王主打天氣預測的準確性,可以預報15日天氣和空氣質量情況。應用更新頻率快,注重完善細節,關注用戶體驗。預計2345天氣王在2018年將仍處于務實者象限。
中國天氣通是由中國氣象局官方推出的一款專業的天氣服務軟件,國內天氣信息來源于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國外信息來源于國際氣象服務商AccuWeather。2017年,中國天氣通推出全新個性化體驗之路,通過完成各種有趣的任務加強與用戶的互動。預計中國天氣通在2018年將仍處于務實者象限。
l 補缺者象限分析
2017年中國天氣類應用市場補缺者:中央天氣預報、7日天氣預報、彩云天氣、愛尚天氣
彩云天氣是彩云科技旗下品牌。彩云科技是國內首家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分鐘級天氣預報的公司。擁有亞太地區分鐘級天氣預報超過90%的市場份額,提供全球范圍內的精準天氣預報。彩云天氣最大特點就是能提供“分鐘級”和“街道級”精確的天氣預報。預計彩云天氣在2018年將仍處于補缺者象限。
愛尚天氣采用中國氣象局權威數據源預報天氣,可以支持196個國家和70多萬個城市及地區的天氣預報查詢。預計愛尚天氣在2018年將仍處于補缺者象限。
TOP5應用廠商細化分析——墨跡天氣各方均處于領先地位,其他幾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根據Analysys易觀最新發布的《中國天氣應用市場綜合監測報告2017年》顯示,從天氣類61個APP中排名,2017年中國天氣應用活躍用戶對比分析前五名的為墨跡天氣、天氣通、最美天氣、中國天氣通和2345天氣王,墨跡天氣遙遙領先其他APP,蟬聯TOP 5排行榜首位。墨跡天氣在2017年動作連連,在當前工具類應用變現困難的情況下,墨跡天氣從純工具類向內容類、平臺類發展,用內容“納新促活”。最美天氣繼續堅持“最美”路線,通過美圖和美音吸引用戶。
根據Analysys易觀最新發布的《中國天氣應用市場綜合監測報告2017年》顯示,2017年中國天氣應用前五名的人均使用情況如下:墨跡天氣在人均單日啟動次數和使用時長都領先其他競爭對手,特別是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方面,單日使用時長為4.05分鐘,體現出更強的用戶粘性。最美天氣以3.24分鐘位列第二名,2345天氣王以2.95分鐘位列第三名。目前天氣類應用廠商在提升用戶使用時長方面可謂“絞盡腦汁”,除了提升產品準確度外,還接入更多端口,如美圖、新聞資訊、社交和電商等,通過多方手段留住用戶,延遲用戶使用時長,提升用戶黏性。
總結:天氣類應用廠商聚焦于提供更多氣象增值服務,社交互動增強用戶黏性
盤點2017年天氣類應用廠商,基于基本穩定的市場格局和行業情況,各家發力重點更多開始聚焦于如何提供各種氣象增值服務。如某些廠商主張用科技改變大眾生活,對于天氣類APP的使用不再局限于“溫度”、“氣象”這些指標,還會更多關注“濕度”、“空氣質量”、“霧霾指數”等方面;又如有些廠商嘗試跨界,發布智能硬件天氣產品,進行跨界嘗試;還有廠商通過大道至簡的設計和智能簡潔的服務帶給用戶更多美好,正所謂“小而美”的體驗感。總之,天氣類應用廠商通過各種手段增強用戶黏性,提升用戶活躍度。
而在這其中,通過社交互動增強用戶黏性,不僅減少宣傳費用,而且更容易引起正面積極的效果,最容易實現,又不讓用戶覺得刻意。如墨跡天氣結合時事熱點,通過微博等社交媒體與用戶互動。又如天氣通和某電商合作,提供互動用戶合作電商的產品。再如360天氣通過吐槽天氣彈幕功能,讓用戶參與的方式加強用戶與天氣應用的互動性。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在當下大眾對工具類應用使用普遍不接受付費的趨勢下,工具類應用廠商要想盈利,其模式需要有所改變。除了打磨好自身產品外,還可以通過拓展產業鏈進行盈利,以墨跡天氣為例,除了做好天氣應用外,還涉足智能硬件,開發與其自身應用產品相關的空氣凈化器和監測器產品。再如,廣告變現是我們普遍熟知的工具類應用變現手法,但通常這種方式并不易產生良好的廣告投放效果,如果確定用戶使用場景,引起話題,提升用戶粘性,則更容易實現廣告變現,提升投放效果。
易觀千帆“A3”算法升級說明:易觀千帆“A3”算法引入了機器學習的方法,使易觀千帆的數據更加準確地還原用戶的真實行為、更加客觀地評價產品的價值。整個算法的升級涉及到數據采集、清洗、計算的全過程:
1、采集端:升級SDK以適應安卓7.0以上操作系統的開放API;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升級“非用戶主觀行為”的過濾算法,在更準確識別的 同時,避免“誤殺”
2、數據處理端: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實現用戶碎片行為的補全算法、升級設備唯一性識別算法、增加異常設備行為過濾算法等3、算法模型:引入外部數據源結合易觀自有數據形成混合數據源,訓練AI算法機器人,部分指標的算法也進行了調整
欲了解移動天氣應用更多內容,請關注易觀官方微信或致電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