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有3類公司,第一類是內容生產類,第二類是流量平臺類,第三類是IP運營類。我們屬于第三類,主做IP價值挖掘,放大IP影響力。”
一提及IP運營,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平臺型企業,或者是構建了泛娛樂體系的大公司。畢竟在中國的傳統概念里,大體量大投入的事情只有大公司才能玩的轉。但是,行業就是有一家單體公司,專做IP運營。那他們運營的IP從何而來?與平臺甚至是巨頭相比,這家單體公司的優勢在哪里?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對快樂工場的CEO曾龍文先生進行了訪問。
訪問過程中,曾總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清晰的邏輯構建都表露無遺,這些與其曾經負責過文娛領域的版權交易管理、媒體和投資都不無關系。曾總表示:“目前市場上共有3種類型公司,一是內容生產型,二是流量平臺型,三是IP運營型。第一種類型負責創意的產出和源頭產品的打磨。而平臺型公司,也是大多數人看到的大型公司,主要是大規模買進,大規模運營,因為公司所攜帶DNA的不同,所以其主要運營的還是腰部作品和尾部作品。我們屬于第三種類型,只做頭部IP的綜合運營和價值挖掘,放大IP影響力。這三種類型的公司有自己的主營業務,也有其他重合業務。比如:屬于流量型平臺的快看漫畫也會做IP運營,而很多作者的工作室也會運營自己的作品。”
以CP、平臺、IP運營的形式對市場上的企業進行劃分,快樂工場是第一家。明確的市場定位背后,是對行業細分下新市場的二次探索。但市場上很多企業都有重合業務,這也就意味著,有IP的廠商可以自己對IP做運營,那如何保證快樂工場的優質性呢?
曾總坦言:“要做好頭部IP的綜合運營,需要具備5種核心能力,即“IP獲取、IP發行、IP營銷、IP轉化、IP資本化”,任何一方面有短板,都達不到好的效果”。
① IP獲取——五大模型篩選頭部IP
目前市場上主流IP開發策略更傾向于大型企業的做法,即“先囤積,再開發”,此種模式下,大型企業沒有時間和精力對所有優質IP進行開發和再改編,只能擇優開發,這樣就會造成市場上缺乏源源不斷的IP來為市場提質。快樂工場不僅在市場公司類型劃分上具有獨特性,在整體IP運作流程上也有獨特表現。快樂工場作為中小規模企業典型代表,IP開發策略更傾向于對少量IP重點培育。那在什么時候,通過什么樣的人群才能釋放足夠大的商業價值呢?
在曾龍文看來,IP運營公司對IP的選取和平臺公司有著本質的區別,“平臺公司的流量基因決定了重倉是腰部和尾部的IP,并在海量的基礎上孵化出頭部IP,并且對周期的更迭有著嚴苛的要求,更注重2到3年內的效應。而IP運營公司則看重一個IP在3年以后,甚至更長時間的商業價值。”
基于何時給何類人提供何種IP的問題,快樂工場的思路是,從時機出發,預判何時會出現國漫爆發,國漫爆發時市場主力人群是誰,根據主力受眾的特征與偏好,就可以選擇與其相匹配的已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IP進行長線培養。其中,時機的判斷是最重要的。
時機:
IP的生產源頭是小說和漫畫,其中,小說在過往十年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人氣作品,并于近3到5年內集中在影視端和游戲端爆發;而漫畫的發展沒那么快,預計在未來3到5年,漫畫會迎來第一波的爆發期。因此快樂工場儲備了大量的漫畫IP資產,并重點運營。
受眾:
從用戶角度來看,12-15歲用戶是看漫畫最核心的人群,范圍再拓寬一些,9-18歲都是看漫畫的主力人群,這個時候娛樂意愿很強,但消費能力不強。用戶再往上走,開始上大學、大學畢業、結婚生子,這時候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但娛樂意愿開始降低。所以我們需要找準時機,抓住用戶在娛樂能力、消費能力都比較強的時候,進行用戶收割。因此,我們選擇了當年經常在《知音漫客》上進行消費的用戶,經過這幾年時間的培養,他們已經到達了一個消費能力和娛樂能力均比較強的階段,我們需要刺激這部分用戶產生消費。
IP:
由于曾龍文此前曾從事過相關工作,對國漫政策比較熟悉。他認為,國漫發展起步于2006年,在2010年左右達到第一個高峰。當時移動互聯網都還不太發達,手機流量費也不便宜,大規模的漫畫流量平臺都還沒有出現,人們只能從傳統渠道獲知信息,所以當時產生了一大批優質的漫畫出版刊物,比如:《知音漫客》、《神漫》等等,而這些刊物上的漫畫作品,大都是經過時間檢驗、長期連載并具有品牌價值的作品,所以快樂工場會重點在傳統漫刊上尋找一些合適的作品。
在傳統漫刊上尋找待開發IP,這與其他大型企業開發IP時完全不一樣,在Analysys易觀看來,傳統漫刊盛行時期,其積累的受眾因為市場環境因素,對漫刊IP的忠誠度普遍較高,即使是發展至今,市場上仍然有傳統漫刊IP活躍的身影。如:漫畫島邀請傳統漫刊盛行時期的高人氣畫家為平臺創作;曾在知音漫客上連載的《偷星九月天》至今仍擁有高人氣、高價值;易觀千帆上監測到主要發行傳統漫刊作品的看漫畫APP在2017年9月MAU高達456.75W,在整體漫畫APP的MAU排行中,位列第三。以上無一不證明了傳統漫刊IP仍然具有廣闊市場。
通過對未來商業時機的判斷,快樂工場確定了在傳統漫刊上尋找IP以及以95后為目標群體后,是否意味著這個時期的所有IP都具備運營價值呢?曾總描述了在漫刊IP庫中再次篩選的標準:
一是題材,并不是所有作者都具備跨界的思維能力。不光是漫畫,網文同樣如此。一部小說或者漫畫非常火爆,但其題材及世界觀架構,卻不一定適合改編成游戲和影視劇。市場上已經有很多案例驗證了這些坑的存在。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火”就去進行選擇。因為不一定所有的IP作品都適合改編成影視或改編成游戲;
二是人氣,這里的人氣不光免費內容的用戶流量。更看重的是付費內容,以及是否有足夠的用戶愿意長時間的去為作品付費。這是我們更青睞的。只有粉絲愿意花錢并且不斷花錢的作品,才能稱之為有人氣的作品;
三是投資,判斷快樂工場通過資金可以對IP實現主投、主控還是部分投資、部分控制;
四是連續性,看作品是否一直持續連載,完結后是否還有第二季、第三季。
實際上,從以上四點作品內容角度出發進行IP選擇,這是市場上三類企業都會考慮的,區別在于各家篩選標準不同,對具體指標要求各有高低。因此快樂工場在IP篩選時最重要的環節在于備選IP池的確定,這也是其在市場上更為獨特的原因。
② IP發行——和平臺有競爭,但更多的是合作
發行是平臺型公司最大的能力,這一點是其他類型公司遠遠無法比擬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彼此之間是純粹的競爭,反而存在著更多合作的可能。那如何在發行市場上創造自我優勢呢?曾總有不一樣的認知,“平臺重視規模的基因決定了,他更在乎有沒有,大規模IP作品的簽約是平臺型公司最終要的結果,至于是和作者簽約,還是和一家擁有全版權的運營公司簽約,并不會影響平臺的合作意愿。但是真正從IP運營的角度去考慮,純IP運營公司反而具備意想不到的優勢。”
“首先我們不能把發行單純的定義為源頭IP的發行,要考慮后續一系列商業產品的發行,包括動畫、游戲、影視等等。如果一個源頭IP在綜合型泛娛樂企業手里,IP改編時則會首選自有商業環境下的派系,很多后續改編產品的發行其實只能局限于自家體系之內,但如果是一個獨立的IP運營公司,在不同的垂直領域內,可以找到更合適的發行體系。只要我們具備足夠的資源整合能力,單體公司其實能夠給IP帶來更大的發行流量。”
綜合型泛娛樂公司在IP運營時雖然可以對旗下不同領域的產品進行協同運作,但如果能與行業中一流的企業(如:制作團隊、平臺發行方)進行合作,純IP運營公司仍具有打造爆款IP的潛力。
③ IP營銷——與核心圈層一起做時間的朋友
提及快樂工場最根本的IP運營方法時,曾總提到,“這里追求的其實是IP綜合運營的終極目標——IP的品牌資產化管理。無論是《星球大戰》還是漫威宇宙,這些IP早已脫離了產品的形態,成為了擁有獨立價值觀的品牌。迪士尼如今做的最核心的事,就是通過旗下各大IP的品牌資產管理。既然已經有成功的案例作為目標出現在遠方,我們自然要在IP綜合運營的過程中帶著品牌的意識去做,這就涉及到品牌營銷。”為此,快樂工場做了兩手準備。
一方面,搭建了定位為重度女性漫畫平臺的APP“菠蘿飯”,曾總提到,“全國重度的二次元女性規模大概是1000萬,這些人最大的特點是同人創作能力和傳播能力很強。對于自己喜歡的作品,會不斷的安利身邊的人。借助這一人群,IP市場影響力和品牌的放大程度會非常明顯。”其實不光是文娛作品,放眼整個商業環境,所有具備超級價值的品牌,無一不擁有著大批的女性深度用戶。再聚焦于整個漫畫平臺市場,以腐女作為主要目標人群的漫畫APP,是很少見的,為腐女群體提供專門的精神文化空間,這也成為快樂工場的一大優勢。
其次,快樂工場設立了獨立的品牌營銷部門,專門為IP作品提供了品牌營銷服務。之所以自己建立品牌營銷部門,曾龍文主要出于這樣的考量:“如果追求短期的爆炸式傳播,我們完全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其實大部分平臺也是這么做,通過廣告公司,在幾個月內迅速的推出一個產品。但我們的目標是把IP打造成5年以上的品牌,這就必須有自己的團隊去深度運營。而平臺不太可能花這么長的時間為一部作品配備專業的團隊,這也是我們能夠說服頭部作者進行合作的一個原因。”
從目前已有的IP運營案例來看,IP運營易出現的幾大問題:市場火熱周期短、改編作品效果不如原作IP等問題在快樂工場這里都找到了對應的解決方案,鎖定市場核心目標受眾,配備專業團隊進行長時期的打磨,以形成5年以上的品牌,這對其他單體公司進行IP運營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但是,IP要最終接受市場考驗,最根本的還是IP內容的優質性和運營階段的資源整合能力,綜合型泛娛樂公司在進行IP運作時,可以憑借自有文娛生態體系,對IP進行聯動運作,讓IP在協同發展中保持調性一致,保持不同改編形式之間的聯動。而單體公司,因為要與各個垂直領域的企業進行溝通,相互之間在IP內容轉化、內容協同方面效率相對較低,而且因為各個合作企業之間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在一定的內容協同、內容轉化方面不一定能達成完全一致。快樂工場在此方面還需要進行進一步探索。比如:與垂直領域的部分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對IP協同運作過程中一些通用規則進行規定,以保證以后避免出現類似問題,從而加強不同IP作品之間的聯系。
④ {C}IP轉化——三大管理法則為IP改編增值保駕護航
目前,不光是平臺和專業運營公司,很多生產內容的動漫廠商也都涉足IP運營業務。但是,從過往的IP開發運營案例來看,失敗的不在少數,很大一個原因就是IP在轉化的開發過程中,品控環節出現問題。IP整體品牌價值被不斷消耗、削弱。為避免出現此種困局,快樂工場提出了特有的三點管理法則:
一是品牌資產管理,即各個改編作品人設要一致,比如IP改編為動畫、影視和游戲后,在用戶心中的人設要一致,這是IP自始至終的DNA,也是IP品牌的表現;
二是品控,這個環節需要各個合作伙伴相互結合,考驗的是對資源調配的能力,目前行業在這個環節普遍做的比較差。2016年之前,其實是沒有IP運營的概念的,有的只是版權的交易。把影視版權賣給A公司,游戲版權賣給B公司,這種交易的商業模式不可能有品控管理,也是導致早期IP改編后遭遇大量滑鐵盧的原因。只有對產業鏈的各個垂直領域有深度了解,能夠做到深度整合的團隊,才能夠完成產品的品控,才稱得上IP綜合運營。
三是話語權,這是品控的基礎,只有具備話語權,才能對品質提出要求。整體而言,要做到對IP的增值而非消耗,最考驗團隊的產業資源和資本整合能力。對此,快樂工場會采取“制作委員會模式+類資本”模式開展IP品控。“上半程,借鑒日本委員會模式打通產業鏈,解決前端產業鏈問題。但為了避免中國體制下的多家公司合作而產生溝通效率低下的問題,我們采取日本制片委員會模式的升級版——多個一對一,與外部進行單方面對接,先在內部形成統一的處理意見,再進行實時反饋和溝通。所有公司的聯動都以快樂工場為中樞來協調處理;下半程,借鑒美國模式,讓中國的金融體系充分加入進來,真正把這個產業做大。同時在尋找合作伙伴的過程中,也采用資本模式來保障話語權。比如采用投資的方式和它們鎖定一些股權關系,通過在業務層面進行捆綁,并在股權層面進行加深,就能夠保證我們在整個合作過程中的話語權和品控管理。”
基于這樣的IP轉化模式,快樂工場目前已經出現了幾部重點開發的作品,如:《浪漫傳說》、《白夜玲瓏》等。目前,《白夜玲瓏》已經啟動了和騰訊視頻合作的動畫計劃并正式對外發布,預計明年4月份上線;《浪漫傳說》的真人劇動畫和游戲都同步在啟動,預計明年暑期上線。
⑤ {C}IP資本化——多元化的資金配給方案
前面已經提到,快樂工場的運營模式是產業和資本并行,而文娛產業的特點是輕資產、重資本,如何將文化產品轉化為資本市場認可的金融模型至關重要,這也是一個操盤手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快樂工場目前已經布局了相關的股權基金和項目基金,除了稀釋股權獲得項目發展的資金之外,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條件下為不同IP準備不同的資金配給方案。通過債權與股權的靈活搭配,通過信托、融資租賃等多元化資金配給渠道,來保證有足夠的資金打造IP產品。同時這種多元化的配給方案,也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話語權,避免作者和運營方被資方‘綁架’。”
“市場操盤手”,是快樂工場對“IP運營方”的另一種解讀,新型企業類型的出現,很可能會從模式上逐漸緩解已有的IP開發難題。而且基于以上幾大核心能力,和快樂工場特有的和內容生產方、流量平臺方共贏合作的運營模式,未來也許彼此之間在某些領域會有競爭,但基于快樂工場獨特的商業基因與運作模式,這種共存還將持續很長時間。更重要的是,曾龍文的這種商業模式已經開始盈利,主要收益來源是IP版權金,這與動漫市場上一些其他企業相比,已經有了足夠的市場持續運作能力。
作為行業中較為獨特的IP運營類公司,快樂工場在新型IP運營模式探索的背后,除了新機遇,還存在一些市場威脅與困難。
從快樂工場的IP選擇來看,在傳統漫刊選擇優質IP進行重點培育是因為其看中了未來3年后傳統漫刊受眾將成長為市場主力人群,但從市場變化角度來看,用戶口味變化飛快,傳統漫刊的IP再經歷數年,是否還是大眾所認可的爆款IP,這是個未知數。而且,放眼整個IP市場,快樂工場雖然在IP選取方面有著獨特性,但是一旦形成爆款,傳統漫刊這塊“寶地”很可能會被其他廠商爭奪,其中不乏大量囤積IP版權的大型廠商,如果廠商間通過資本的游戲進行IP的爭奪,快樂工場將面臨很大的競爭壓力。綜上而言,快樂工場雖在運營模式上進行了新突破,但仍未建立自有業務的核心壁壘。未來發展仍需拭目以待。
欲了解漫畫市場更多內容,請關注易觀官方微信或致電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