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2016年中國移動音樂市場實力矩陣專題研究報告》顯示,Analysys易觀對2015年至2017年開展移動音樂業務的主要廠商在實力矩陣中所處的競爭地位以及廠商現有資源和廠商運營能力的變化情況做如下解讀。
1、廠商現有資源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基于音頻載體的伴隨性特征,以及移動音樂應用產品體驗的不斷優化與個性化服務的不斷升級,移動音樂應用已成為網民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之一。自國家版權局下發《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后,國內移動音樂市場在正版音樂政策驅動的加持下進入了資源整合所主導的行業持久戰中。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在版權至上的時間節點上,各移動音樂平臺應該在發力獲取音樂資源的同時,根據自身產品定位以及所掌握資源,在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上多做創新嘗試,尋找到適于自身發展的路線,形成一定的競爭壁壘,以期在版權競合的后版權時代占據除音樂資源外的更多優勢。在廠商現有資源的博弈上,資本實力、用戶規模、正版音樂曲庫量級、品牌與聲望四個維度是評價企業現有資源能力的重要指標。
2、廠商運營能力
2016年,移動音樂市場的變化以頭部廠商的業務合并與資源整合為主。騰訊集團和中國音樂集團對數字音樂業務進行合并,合并后的酷狗、QQ音樂、酷我等產品和品牌保持獨立發展;阿里音樂先后關停天天動聽和阿里星球的互聯網音樂服務,未來阿里星球回歸粉絲運營社區,蝦米音樂則負責音樂播放功能。此外,網易云音樂持續推薦產品功能的升級,深耕音樂社交方向;百度音樂依托太合音樂集團的資源,在彌足版權資源的基礎上發力“耳朵經濟帶”。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中國移動音樂在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中滲透率已達到較高水平,趨于飽和,未來增速將逐步放緩。在用戶數量很難再出現爆發性增長的情況下,企業應以更加優秀的產品與創意爭奪用戶。同時,應注重既有用戶的體驗及管理。產品推廣能力、產品創新能力、用戶需求分析能力、內容聚合能力和商業化創新能力是評價廠商運營能力的重要指標。
l 領先者象限分析
領先者在業務運營和商業模式創新或產品/服務創新性上擁有較強的獨特性,同時具有很好的系統執行力能夠把創新性提供給市場并獲取較高的市場認可。
2016年中國移動音樂市場領先者: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
QQ音樂不斷整合騰訊平臺各種優勢資源,已經打造出一條系統化的生態鏈,涵蓋了音樂社交,音樂電商,O2O演出,粉絲經濟等全方位、多元化的明星互動娛樂模式。而在音樂生態發展上,QQ音樂也一直引領行業開拓新思路。在2015年數字唱片與在線演唱會成績雙收的基礎之上,2016年從“聽”、“看”、“玩”、“唱” 音樂四大維度來深耕音樂服務。年初,推出為歌手量身打造的“巨星定制計劃”以及致力于構建數字音樂生態圈“MUSIC+”計劃,以期連接內容、用戶、終端等各音樂產業環節,搭建開放化的音樂大社區,提供更多智能化及個性化服務的新模式。年中,在媒體分享會上宣布其付費用戶達1000萬,數字專輯累積銷售破億元。年終,協同酷狗、酷我平臺獨家開售鹿晗全新MINI數字專輯《Xplore》,繼續推進用戶的付費習慣。QQ音樂已經從聽歌、K歌、社交、票務、演出、游戲等領域都建立了付費體系,完成“聽看唱玩”全場景生態布局。
酷狗音樂作為老牌的音樂廠商,有著PC端龐大客戶群的先天優勢,依托強大的音樂庫、音樂標簽化及個人偏好推薦功能,讓用戶的需求滿意度得到最大化提升,并在移動端保持其用戶規模領先的優勢。2016年,酷狗音樂大手筆再次發力音樂版權布局,年初與國內最高級別音樂頻道——央視音樂頻道合作,將其海量獨家音樂資源如數納入酷狗正版音樂版圖。繼與QQ音樂合并音樂業務后,也獲得了來自騰訊音樂集團層面的版權資源。同時,繼續完善自身的產品矩陣。繁星直播更博更名酷狗直播,在酷狗音樂盒產品中內嵌直播入口,為用戶提供以集資訊、視聽、互動為主的一體化娛樂服務。
酷我音樂同樣基于市場先發優勢積累了一定數量的音樂服務用戶群,除提供播放器音樂服務外,還有電臺、直播、聽書等產品功能的內嵌與協同。值得注意的是,酷我音樂在原創DJ音樂人的發掘和扶植方面遠遠領先其他音樂平臺,開設酷我深度培養的原創DJ音樂人頻道,在MC喊麥圈中擁有很強的認知和影響力。此外,2016年,契合平臺“好音質,用酷我”的戰略定位,酷我音樂向公眾推出“母帶音頻”,把過去只存在專業人士專業設備中的未壓縮的“母帶”音樂帶給普通用戶。同時,酷我音樂也在音樂硬件領域發力,繼2015年9月推出第一款硬件產品酷我K1無線音樂耳機后,在2016年推出酷我噴噴防淋水藍牙音箱S7以及頭戴耳機,圍繞“暢聽好音樂”打造音樂硬件鏈,完善其音樂生態布局。
務實者象限分析
務實者評價擁有豐富的資源,執行能力較強,但是技術/產品本身的創新優勢不明顯。
2016年中國移動音樂市場務實者: 百度音樂、咪咕音樂、多米音樂、愛音樂、沃音樂
百度音樂依靠百度搜索入口為其積累了早期的門戶音樂用戶,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未經授權的歌曲將全部下架,百度音樂由于早期沒有版權資源的儲備與布局而錯失市場領先機會。2015年12月與太合音樂集團合并后,有效彌補了其在版權資源層面的不足。2016年的百度音樂在產品層面做了更新,除對用戶體系、會員中心等進行改善外,還新增了UGC體系和音樂商城,并將自身會員與愛奇藝等百度其他領域的會員打通,以提升用戶的泛音樂服務。百度音樂一方面是借助百度的流量入口優勢和大數據對接用戶,從而加強用戶體驗,此外因并入了擁有太合麥田、海蝶音樂、大石版權等音樂廠牌,以及布局LiveHouse、音樂節、演唱會等線下業務的太合音樂集團,百度音樂可以從中獲得從內容版權到線下演出、粉絲社群等方面的優勢資源,預計2017年的百度音樂將進入市場領先者隊列。
咪咕音樂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從原有基地模式走向公司化運營。咪咕音樂擁有www、wap、12530語音臺三大門戶及咪咕音樂、咪咕鈴聲、兩大客戶端,面向用戶提供完整的音樂產品及體驗。此外,咪咕音樂還攜手華納、索尼、環球、EMI等國際知名唱片公司及諸多國內音樂制作人/工作室,推出眾多正版音樂歌曲、彩鈴訂制等音樂類訂制內容,每年更有超百場”咪咕和TA的朋友們”、”咪咕音樂現場“等線上、線下聯動的演藝活動及“年度音樂盛典咪咕匯”等大型音樂頒獎禮。2016年,咪咕音樂旗下“咪咕和TA的朋友”、“咪咕音樂現場”、“咪咕匯”三大演藝品牌繼續發力,進一步整合行業優質演藝資源并通過咪咕音樂官網、咪咕音樂客戶端等平臺進行全方位實時直播,為用戶的音樂生活帶來全方位的優質體驗。咪咕音樂主要經營以音樂為載體的新媒體業務,是中國移動集團面向全國8億手機用戶提供音樂產品和增值服務的業務窗口。
多米音樂隸屬A8新媒體集團,是以“音樂云”為核心,跨終端于一體的專業數字音樂服務提供商。通過與各家CP及終端廠商的合作,曲庫來自于環球、海蝶、SM、JYP、陳家瑛工作室、KT MUSIC、CJ E&M、孔雀唱片、力行網際、龍樂文化、天娛傳媒等唱片公司,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音樂。2015年上線的粉絲應援平臺APP偶撲,成為多米音樂發展粉絲經濟的重要平臺和戰略。多米音樂已經引進了光線傳媒、華誼兄弟、磐石基金、七匹狼、喜之郎等投資者資源,并與中移動旗下咪咕文化達成了戰略合作,于2016年9月獲準掛牌新三板。
創新者象限分析
創新者在產品/技術上的投入很大,并在商業模式、技術或者產品服務的創新性上有獨特的優勢。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得到很好的市場表現。創新者迫切需要獲取研發投入的產出,將會大力改變整個產業的格局。
2016年中國移動音樂市場創新者: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酷客音樂
網易云音樂是網易公司于2013年推出的一款音樂產品,依托專業音樂人、DJ、好友推薦及社交功能,在線音樂服務主打歌單、社交、大牌推薦和音樂指紋,以歌單、DJ節目、社交、地理位置為核心要素,主打發現和分享。相較于其他競爭產品,網易云音樂發展迅猛。網易云音樂依靠準確的定位,先在用戶群中建立移動音樂社區轉而以用戶為中心打造音樂生態圈。一方面,網易云音樂主打歌單、社交、音樂指紋、以及大牌推薦四大核心功能。允許用戶導入原有手機通訊、SNS 關系,還能用 LBS 查看附件用戶分享的好音樂,這一系列的動作,讓網易云音樂走出了音樂播放器的影子。另一方面,網易云音樂注重用戶體驗,在應用UI設計、用戶反饋等各方面都加以用心,甚至在推薦方面都采取人工推薦與機器推薦相結合的方式,贏得了大批用戶的喜愛與追捧。
蝦米音樂隸屬阿里音樂,阿里音樂正式組建于2015年3月,旗下擁有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兩款音樂產品。在阿里音樂的戰略層面上,兩款產品逐漸走向差異化,蝦米音樂專注于音樂播放器功能,天天動聽這款產品做更多嘗試。2016年,天天動聽先是改版阿里星球后停止互聯網運營服務,阿里星球則脫離音樂播放服務,徹底變更為一個粉絲娛樂的互動交易平臺。預計2017年,蝦米音樂將承擔起阿里音樂更多的音樂服務功能,并提升產品商業變現的進程。
補缺者象限分析
補缺者對于產業格局的影響不大。但是這是自身規模的發展,補缺者很難保持穩定狀態,一旦從補缺者隊伍中脫穎而出,將會成為另外3類廠商或者投資者的并購/投資對象。
2016年中國移動音樂市場補缺者:一聽音樂、九酷音樂
一聽音樂基于一聽音樂網龐大的曲庫,集搜索、在線試聽、歌曲管理、歌詞匹配等眾多功能于一身。一聽音樂集正版音樂、原創歌曲平臺、網絡電臺為一體,擁有豐富的正版音樂庫、原創歌曲展示平臺(可樂頻道)和精彩紛呈的電臺節目(一聽音樂臺)。但由于版權合作形式受限,音樂資源以網絡流行和老歌為主,外加產品功能的相對單一導致一聽音樂難以吸引年輕用戶。
欲了解移動音樂更多內容,請關注易觀官方微信或致電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