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中國網上零售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2016年第3季度,中國網上零售市場規模達1297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3%。
另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 《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2016年第3季度,中國網上零售B2C市場交易規模為708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7%。
3季度網上零售交易規模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增速,主要來自各電商平臺投入的高頻次專場品牌促銷活動,催化用戶釋放消費需求,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行業淡季影響。
市場份額方面,天貓市場份額為55.9%位居首位,京東、唯品會分別以26.6%、3.5%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三位,網上零售市場的格局基本維持穩定。
Analysys易觀分析認為,2016年前3季度網上零售B2C市場平緩增長,市場格局穩定,但新技術、新市場、新需求,諸多因素為電商行業積蓄了謀變的能量,也表現出在接下來的時間,多極參與、融合互補、柔性響應,成為行業發展的可能轉向。
1、行業發展進入以融合為特征的新零售階段
近期,蘇寧與阿里巴巴中國擬共同出資10億元設立“貓寧電商”,旨在嘗試新的模式,推動零售業變革。唯品會上線“唯風尚”頻道,直接與各大國際品牌、潮牌、獨立設計師合作線上銷售,并實現與品牌的線下專賣店同步上新。
“新零售”、 “去電商化”等概念提出,反映出巨頭立足零售大生態開展布局。戰略目標跳脫出產業鏈銷售環節,從單純追求高交易規模轉向力求實現整體系統效益最大化。其中,包括由互聯網零售、實體零售、上游品牌商(制造商)的共同參與,促使零售生態內各種資源物盡其用,利益分享更趨均衡。
2、新需求與新技術蓄勢網上零售模式升級
京東在9月發布了“京·制”戰略,與高端服裝制造品牌商達成戰略合作,實現為用戶量體裁衣,定制化、個性化制造。
電商平臺已與上游制造商更深入的銜接,發揮其大數據技術、信息分發的優勢,幫助上游制造商更精要、高效地觸達終端需求,降低非標產品研發、設計與市場終端需求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推進C2B、C2F、C2M模式的廣泛實現,以補充傳統標準化的商品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