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廣東地區部分股份制銀行獲悉,上半年銀行零售信貸大幅收縮,多數分支行都未能完成考核指標,信用卡、個人消費貸業務受沖擊大。
與此同時,居民存款意愿增強,部分銀行理財、保險及基金產品代銷也再度回溫,不少銀行個人業務加大力度開拓財富管理領域。
銀行業務人士分析指出,財富管理是近年來銀行業務發展的重點趨勢,上半年信貸業務壓力上升,銀行加快了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推進步伐,尤其是數字化方面進展更為凸顯。
零售信貸需求不足
多家銀行零售業務人士告訴記者,近來個人信貸業務越來越難做,上半年消費貸、信用卡貸款遠不達預期。
某股份制銀行廣州分行零售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加上經濟形勢嚴峻,居民消費趨于保守,零售貸款很難推。
“之前做得很好的‘公積金貸’‘備用金’等產品最近都推不動了,就連購房按揭貸款申請的客戶不多,反而提前還款的客戶越來越多。”上述銀行廣州分行零售業務負責人透露,近期按揭貸款利率一降再降,基本已經到了十年來最低水平了,但是二季度按揭授信規模增長的還是偏低,主要是居民購房意愿下降了。
“相比購房按揭貸款,消費貸更難做,近期我們重點做的主要是經營貸,針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流動經營性授信更好做一些。”上述銀行廣州分行零售業務負責人表示。
據央行5月份社融數據顯示,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89萬億元,同比多增3920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888億元,同比少增3344億元。
中信建投分析指出,5月存量社融增速10.5%,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結構上,政府債、企業短貸及票據融資仍然是主要支撐,企業中長期貸款仍然弱勢,居民貸款規模雖然由負轉正,但仍較低迷。
中銀證券最新研報認為,當前宏觀經濟承壓的主因是疫情影響,居民對收入增長的預期偏弱,使樓市景氣偏冷,且消費需求也修復偏慢,這些因素導致居民加杠桿難度上升。
上述銀行廣州分行零售業務負責人還指出,一方面客戶消費信貸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上半年不良壓力上升,銀行在授信客戶篩選方面也趨于審慎,更聚焦于企事業單位、公務員等優質客群。“綜合影響下,上半年大部分分支行都沒有完成信貸業務的考核量。”
零售信貸業務增長疲弱的同時,居民儲蓄意愿則明顯上升。央行數據顯示,5月份人民幣存款余額246.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1個和1.6個百分點;人民幣存款增加3.04萬億元,同比多增4750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7393億元。
某國有銀行零售客戶經理表示,近來居民的求穩心態愈加明顯,一些存款產品受關注熱度上升,不少私行的客戶增加了存款產品、基金、保險等穩健型資產的配置,所以銀行最近業務重點都轉向財富管理了。
隨著對財富管理業務的重點發力,銀行基金、理財等代銷業務再度回暖升溫。根據上市公司公告顯示,6月以來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發布數十份增加銀行代銷機構的公告,宣布增加部分銀行為其代銷機構并開展費率優惠。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6月29日,共有152只基金正在發行中;27家商業銀行代銷基金數量超過1000只,其中寧波銀行、招商銀行代銷基金數量超過5000只。
上述銀行廣州分行零售業務負責人透露,上半年資本市場波動,基金、理財等產品的銷售也都很低迷,近來隨著收益率回升,客戶認購熱情上漲,銀行加大了營銷推廣方面的力度,6月新增加了幾個代銷基金產品,費率優惠也在持續增加。
加速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
銀行業務人士認為,重點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本來就是這幾年的一個大趨勢,近期居民投資的風險偏好下行,儲蓄、保險等穩健類產品更受歡迎,這更加速了銀行推進財富管理業務布局的步伐。
另一股份銀行零售業務人士表示,做大財富管理是銀行轉型的必然選擇,國內居民財富管理的蛋糕巨大,且招商、平安前幾年做大零售的戰略轉型取得了突出成效,為同業起到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現在對公、零售信貸業務越來越難做,大家都在積極做大做強財富管理,以實現輕型化、高質量發展。”該股份銀行零售業務人士還指出,現在銀行關注的不是單一產品銷售的情況,更多是在做資產配置能力提升,根據客戶個人情況做好資產配置服務,尤其在當前的環境下,更強調收益、安全和流動性兼顧的能力。
招商銀行APP顯示,近期該行啟動“資產配置季”活動,進一步加大投教力度,聚焦好策略、好產品、好工具,提升資產配置核心競爭力,助力客戶科學理財。
“對銀行來說,資產配置服務首先要實現銀行內部跨條線業務的融通聯動,比如公私聯動、零售業務板塊的賬戶打通等,這不僅需要組織架構調整,更依賴于數據平臺的支撐。”上述股份銀行零售業務人士說。
金融科技是未來趨勢,也是銀行實現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關鍵。銀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加快數字化建設,是各家銀行推進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升級的首要任務。
招商銀行宣布,截至6月23日,該行近1.8億零售客戶全面遷入自主研發的金融交易云(Financial Transaction Cloud,FTC),正式開啟零售“大客群”云端服務時代。該行表示,通過云架構將重塑業務流程,提升客戶體驗,并發揮科技優勢讓業務創新更加敏捷,為大財富管理全面賦能。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日前在論壇活動上也強調,在財富管理的日常運營中,應該利用數字化思維和互聯網技術,來促進財富管理自身效率的提升。應該順應數字化趨勢,積極利用數字化和互聯網平臺以及大數據等優勢,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精細化的理財服務。
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正在成為商業銀行財富管理發展的加速器。易觀分析在《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中指出,2022年銀行業將趨向于自主構建數智能力,一方面銀行業仍將加大對于外部智能工具的采購投入;另一方面,銀行將更傾向強化內部數字化能力,內生驅動轉型。
易觀分析認為,2022年在財富管理領域的創新將是立足于智能化的,“智能原生”將第一行業新范式,它既體現在財富管理前中后臺全流程的金融科技運用,也體現不同財富管理場景和業務的智能化滲透,讓整個業務鏈條的作業流程和決策方式發生本質變化。未來,“智能原生”能力可能成為決定金融機構財富管理業務增長的分水嶺。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