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1月11日消息 日前,易觀分析重磅發布《數字經濟全景白皮書》數字經濟盤點預測篇,通過回顧過去一年的開創與發展,判斷2022年行業走向及趨勢,揭秘后疫情時代數字經濟新格局,引發廣泛關注。
隨著復工復產的穩步開展,移動互聯網有所降溫。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規模在2021年Q1首次出現環比負增長,移動互聯網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也在2021年上半年較2020年同期大幅下滑,下半年經歷反彈后維持在日均六小時以上,但還未恢復到2020年頂峰水平,進一步提升使用時長困難加劇,中國移動互聯網已行至周期末端,進入存量博弈時代。
從投融資市場來看,2021年,醫療健康、企業服務、生產制造、汽車交通等硬科技行業受到資本青睞,數字經濟正在步入產業深水區。由于第三產業一直是數字化改造的重點領域,其數字化水平、數字化轉型速度位列三大產業之首,隨著5G基礎設施的成熟,疊加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從搭建試點走向融合應用,2022年數字經濟或將深入第三產業應用,同時加速向第二和第一產業溢出,發展紅利有望向智慧工業、智慧能源、智慧農業等細分領域輻射。
新消費行業延續了前一年的井噴態勢,從投融資市場看來,2021年大消費產業投資筆數占整體約10%,創下數年來新高。新消費品牌憑借對新人群、新場景的深刻洞察,開發新品類、拓展新模式,成為消費市場的新主導力量。這一輪新消費的爆發,乃是綜合國力提升、消費世代更迭、中產階層擴容、供應鏈和商業新基建完善等結構性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在2022年乃至接下來的很長時間內,新消費仍將延續擴散,但擴散的速度或將變慢。
游戲、視頻行業雙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環境,一方面,線上流量紅利殆盡,用戶注意力進一步被短視頻等新興內容平臺稀釋;另一方面,供需兩端面臨嚴峻挑戰,在監管和宏觀背景的影響下,游戲及影視內容的供應均陷入短缺,而宏觀經濟趨勢不明朗亦影響用戶內容消費和廣告主支出預期,影響供應端的投入信心。同時,流量思維依舊占據主導,高質量內容生產能力不足導致需求市場未能充分挖掘。
文娛行業將以內容生產能力升級為核心發展任務。以游戲行業為例,在政策收緊、用戶規模增長趨于停滯的大背景下,游戲行業進入減量提質的高質量發展變革軌道,內容本位意識得到進一步夯實。行業優勝劣汰將進入關鍵期,個別缺乏創新能力的頭部企業將加速離場,擁有核心資源和垂直創新能力的廠商將成為市場主導。
在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等硬科技領域,截至2021年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占比已超19%,距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的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占比達到20%的目標僅一步之遙。2021年充電APP活躍用戶數量攀升,也側面反映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興起。
站在2022年的開端,我們可以預見的是科技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業,科技正在助推多個領域出現“彎道超車”的機遇。從“新四大發明”到以TikTok為代表的創新模式出海,過去十年互聯網行業的飛速發展見證了中國在全球話語權的不斷提升,而在數字經濟由虛向實的新發展周期下,加速推進科技在實體經濟的商業化應用將成為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不二法門。創新企業應主動站在國家戰略發展主航道上,關注科技帶來的應用紅利,依托中國強大的制造能力、供應鏈能力、工程師紅利、互聯網運營經驗等優勢,在新的應用場景中找到價值釋放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