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精靈耳 整容#”一詞登上微博熱搜,打破了人們對“割雙眼皮”“打水光針”等的傳統整容觀念,耳朵整容引發了網友新一輪關注。根據易觀千帆數據,2021年第2季度醫學整形行業活躍人數達到2113.39萬。早在2018年,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正式授予成都市“中國醫美之都”的稱號。四川醫美市場發展如何?網友都關注哪些醫美項目?川報全媒體MORE大數據工作室通過爬取四川省醫療美容企業數量、醫美APP用戶畫像等相關數據,帶你洞悉越來越火熱的醫美市場。
一、“矯正牙齒”是網友最關注的醫美項目,96后成醫美APP用戶主體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修復與再塑”。大眾對醫美項目的討論與關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顏值的追求。
根據《德勤-美團醫美:中國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中的“醫療美容項目”目錄(不完全統計),以關鍵詞搜索微博話題,“矯正牙齒”位列網友關注第一,話題閱讀量達26.8億。除此之外,“植發”“熱瑪吉”等近幾年新興的醫美項目也榜上有名。
易觀千帆數據顯示,頭部醫美APP新氧醫美用戶主要以女性為主,占比為89.95%。從年齡層來看,24歲以下的用戶群體占比達到36.97%,醫美潛在用戶年齡段呈年輕化。從城市分布來看,三、四線城市用戶占比最大,分別占23.73%、22.42%,可見新氧醫美發力二線以下的下沉市場。
二、2021年上半年全省新增800多家醫美企業,成都市1224家醫美企業穩居第一
從四川省每年新增醫美企業數量來看,自2016年以來,四川省每年醫美企業的增量始終保持在100家以上。2020年疫情肆虐,但四川省醫美企業勢頭不減,增量突破200家。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四川省醫美企業數量呈現出“井噴式”增長的態勢,上半年新增802家醫美企業,是2020年新增醫美企業數的3.6倍。
從四川省醫美企業市州分布情況來看,成都市的醫美企業數量最多,以1224家的優異成績領跑全省,占四川省醫美企業數量的62%。
三、武侯區304家醫美企業亮眼,醫美市場亂象亟待治理
成都醫美企業的發展態勢良好,離不開成都市宏觀政策的有力助推。2018年4月,成都市出臺《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并明確提出要將成都打造成全國領先、全球知名的“醫美之都”,預計到2025年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2020年12月,成都高新區打造了成都首條“醫美示范街區”,該示范街在開街儀式上獲得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正式授牌。
從成都市醫美企業地區分布來看,武侯區(包含高新區)的醫美企業總數位居榜單第一,有304家醫美企業,溫江區、錦江區、青羊區、成華區和金牛區跟隨其后,均有100家以上的醫美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成都醫療美容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武侯區(含高新區)之所以高居一位,與其坐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口腔醫院的醫美技術和人才優勢息息相關,以及與高新區的政策利好有關;而溫江區位居第二,與成都醫學城坐落其中密切相關。
從成都醫美專科醫院(含診所)分布情況來看,武侯區仍是“冠軍”,擁有190家醫美專科醫院(含診所),與跟隨其后的青羊區、錦江區、成華區和金牛區拉開較大差距。
成都醫美市場繁華背后卻存在隱憂。據裁判文書網顯示,2015年至2021年(截至7月9日)四川省醫療損害糾紛案件中關于醫療美容的案件達60件。此外,全國范圍內“無證上崗”“每3支醫美針劑就有2支是假貨”(央視財經5月25日報道)等醫美亂象頻出,亟待政府和社會層面打出“組合拳”治理難題。